“這最初級的廚師啊,那就是做大鍋飯的,就在三昧大食堂乾。那地兒就不說了,跟我不搭嘎。更進一步呢,就是炒菜的廚子,這就是進酒樓乾活的,平日裡,有人下館子,抄個菜什麼的。這對廚藝就有了要求,按照老曹的說法,怎麼著,得跟他二徒弟差不多。”
“他二徒弟的廚藝就更臭了,沒得說。這再往上了,就是曹魏大徒弟的水準了,這水準就能接席了,接一次席,會根據級彆不同,給與一定的提成。這跟我在外麵接席差不多,還有可能少一點,但勝在量大,穩定。”
“還能接席?那酒樓那麼大?”
“那可不,那老大了。哎,你彆打岔啊。更進一步呢,就是主廚。”傻柱說到這兒,頓了一下,得意洋洋地說道“主要負責一個菜係,還會負責一個廚房。”
“那跟自己出去開飯館有什麼區彆?”齊素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媽,還是有區彆的,還要采買東西,另外,還得有客人。”何曉跟自己老娘科普了一番,飯館就兩個核心,一個後勤備菜,一個前台銷售。後勤裡麵又是兩個核心,一個是廚師,一個是來料。哪一個都很重要。當過廚子都知道,做飯不難,麻煩的是做飯前要準備的東西。
就像是現在許多自動炒菜工具被那麼多人吐槽一樣,我都備好料了,差丟進鍋裡扒拉的那一下?
“對,意思就是那麼個意思,飯菜他們接,飯我們做,做完之後,錢會跟我分。”
“所以,咱們什麼都不用管,就管做飯。”齊素做出了總結。
“對,就是這樣。”
“那成啊,甭管怎麼說,有曹師傅兜底,咱們乾了吧。”
“不自己開飯館了?”傻柱其實也有些猶豫,還是那句話,哪個廚子不想自己開個飯館。
“不了吧,你還能比曹師傅聰明?”
“那倒不至於,那聽你的。”
“嗯呐!”
1980年8月,上頭在《關於轉發全國勞動就業會議文件的通知》中明確提出,有關部門對個體經濟發展要予以支持,不得刁難、歧視。這份文件的下發,也就意味著華國開啟了個體經濟的時代。
同年10月8號,《四九晚報》在頭版正中間,最顯眼的位置上,刊登了這麼一條大新聞“本市城區第一條中外合資美食街開業,第一家由個體經營的酒樓——三昧酒樓今天開業!”
10月9號早餐。
秦京茹帶著忐忑的心情往外張望著。
昨天開業的戰績,算不上理想,主要是三昧樓這麼一個招牌,在這兒的確有些唬人,不少人不敢進來吃飯。倒是旁邊的三昧大食堂,有不少人進去吃了一頓,進去之後,扶著肚子出來了。還跟秦京茹說,明個兒還來,但秦京茹並沒有欣喜。
裡頭一個菜,不貴,正常來講,素菜一兩毛錢,葷菜三四毛錢。按照曹魏的話來說,這地兒,就是給普通老百姓嘗嘗葷腥。也掙不了幾個錢。
真正大頭,還是在三昧樓。
曹魏跟在她的身旁,摸了摸她的小腦袋瓜“作為老板娘,你得淡定。”
“嗯。”嘴上這麼應著,脖子伸長了往外看。
這副漫不經心的模樣,把曹魏逗樂了“彆看了,這都還沒到飯點,人家就過來吃……”
曹魏話還沒說完呢,外麵就響起了“歡迎光臨”四個字。
一行人,興衝衝地衝了進來。
這把剛想插嘴的劉嵐嚇了一跳,好在,這位,也算是老革命了,立馬就迎了上去,笑臉相迎。
“各位,歡迎光臨三昧樓,是吃飯呢,還是包席。”
話音還未落,後麵的人越來越多,曹魏抬手,看了一眼手表,好家夥,這才十點出頭,來了這麼些個人。
“吃飯吃飯,肯定吃飯啊。”
“你們這還包席啊?”
“乖乖,這就是第一家個體戶酒樓,好氣派啊。”
“我的天,這瓷磚可真好看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