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有些事情,不是單靠一個人可以推動的,就算這個人是張濤。
有這麼多忠誠的手下,但是他們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
主動執行,被動負責,不一樣。
所以,那天中午,張濤沒有費勁說服大彪他們,後來也閉口不談這些,聊起了孩子。
氣氛倒也融洽。
在6月3日這天,張濤和大彪返回了薊門。
幽南隻是匆匆看了一下改造的村莊,以及豐收。
反正彆的張濤不大清楚,隻是覺得今年張濤這裡糧食不會缺了。
合理的種植方法,有效的工具,牲畜的運用,新農村。
一切都是積極向上的,充滿活力。
至於陰暗之處,這就不必說了,張正都處理了,反正聽說死了一批人,去往新大陸的人又多了一批。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甚至都不知道。
有時候,無知同樣是福。
就像現在,張濤回到薊門,看到的新大陸的報告,死亡率,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毒蟲猛獸,還有未知的食物。
這些人送到新大陸,其實未嘗沒有嘗百草的作用。
薊門這裡多的一些大周沒有的食材,都是新大陸實驗出來的。
從這方麵,也就是大周的飲食結構來說,這些去新大陸的人,都是有功的。
這些問題,張濤是安排陸練封鎖消息的,當然了,封鎖的都是壞消息,好的消息,那是明文公示的。
真真假假,誰反駁呢,知道真相的,要不是自己人,要不是死人。
這殖民暫定,張濤又看起了登王位的流程。
看了半天,無語,直接讓大壯把郭守仁這位內政大臣,司法部長,叫了過來。
“守仁,這就是最後的流程?”
就是單純的登基流程刪減版,還整出一個天壇,到時百官跪迎,高呼千歲,聖旨封王,祭祀天地,眾百官再跪,高呼千歲。
最後是封賞眾人,各種侯爺,累計功勳是夠了,但是現在封侯了,以後乾嘛。
都什麼跟什麼。
“這,這是參考那些核心勳貴來的,他們王位流程都是這樣。”
郭守仁還真調動了調查部去調查的,封王流程就這麼誇張了。
司隸的王,就是拿著聖旨,回頭蓋個牌匾,也就冀州等地的王,比較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