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雍州,長安城,擴建的痕跡十足。
漢王,雍王都在這裡建立了王宮。
一東一西,劉,王兩家各占一半。
中間有一堵牆,還有一個刺史府。
兩家商量大事,管理雍州的地方。
死氣沉沉,說的就是這裡,大廳。
其餘人都出去了,就留下了家主。
“沒想到,我們的糧食,鹽,甚至是鐵器都需要從外麵購買。”
不提剛才的喪氣話,大實話,最傷人。
“那能怎麼辦,我們也和並州一樣投降?
信不信我們一旦同意,下麵分分鐘嘩變。”
雍州,民風彪悍。
當初雖然亂了一陣,但是,劉,王兩家主持雍州後,可著實恢複了一些。
通過坑蒙拐騙,拉了不少人口。
就是當初核心勳貴定的清除計劃,執行的時候,都放水了,而是坑了武太平的父親。
現在雍州可是團結,當初告訴他們的是打天下,心氣高著呢。
“我們能怎麼辦,誰能想到天災這麼多。
不是大旱,就是蝗災,要不就地震。
去年好歹還有些收成,今年是一點也沒。
我們怎麼養兵,養民。
除非我們也學冀州,把所有人都編入軍隊。”
雍王,王家,大周開國的時候,那是攻城掠地。
立功封侯,三百年榮華富貴。
“不可能,冀州的情況說明了,單純的編入軍隊,作用不大。
要不然上百萬的人,連幾天的時間不到,就全沒了。”
劉家,不讚同,他們對於府兵,治下民眾,奴隸製都是糊弄執行的。
向心力,挺高。
凝聚力,有的。
“不能再拖了,我們的錢都快沒了,這馬上冬天。
今年的糧食,禦寒物資,什麼都不足。
要麼打,要麼投。
等不了了。”
要不然一個冬天下去,雍州恢複的人口,又得減半。
打,要麼打司隸,要麼打益州。
涼州,並州乾脆放棄,兩者,土城不好打,並州是親戚,是退路。
“是啊,要不我們趕一批人去並州,涼州。
就像去年冀州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