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薊門。
中央政府。
“總理,最近商會對外交易激增,包括不限於九州商會,四海商會,並州,幽州商會等。
尤其是食鹽,成交量達10萬石。”
財政大臣有監管商會的權利。
同時有商業部,市場規範。
“10萬石?
1000萬斤,怎麼會這麼多?”
總理大臣不是不知道鹽的重要性,可是10萬石,這瘋了吧。
“他們交易的對象都是司隸商會。”
這個事情吧,交易的時候報備了,可是當時沒有在意,畢竟鹽是必須品。
一直都是大頭。
“以前呢,交易多少,有記錄吧?”
總理大臣詢問。
“有的,以前最多的時候每個月不到萬石。
走私的同樣有個萬石。
現在並州,冀州在咱們手裡。
所以交易就正規了,走私很少了。
這次算是多了十倍的成交量。”
財政大臣有數據。
“他們應該是往南方賣的吧。
市場上麵食鹽漲價了嗎?”
總理大臣管理內政居多。
“這個沒有,不過中央軍管理倉庫的總督,還有鹽場總兵給我們發來了黃色預警。
以後不能在一次性售賣這麼多。”
黃色預警,問題不大。
隻要不再發生一次性的事情,就可以緩過來。
“查清楚原因了嗎?”
總理大臣打算去給張濤彙報。
“沒有,不過已經各調查部說了,他們有結果會通知。”
財政大臣在發生這件事的時候就通知了調查部。
總得找到原因。
不能什麼都不知道,貿易增長,同樣需要知道原因。
不能,盲目欣喜。
“行吧,最近徐濟戰役就要開打了,內部不能亂。
尤其是民生。
還要穩定物價,避免恐慌。”
雖然沒有恐慌,但是不能放鬆。
總理大臣拎得清。
隻要不影響政府的運轉,問題就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