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大周天啟,8月15日,薊門,天氣,晴。
大紅燈籠高高掛起。
中秋節,普及了幾年,現在已經成節假日了。
薊門對於這些是最熱衷的。
四個區委會,輪番舉行活動,百姓也跟著熱鬨。
軍隊的輪換,從地方抽調,再從中央軍下放,這些薊門的習俗就傳出去了。
張濤是支持的,文化嘛,應該推廣。
各地駐守的軍隊,都有當地部門組織犒勞。
軍民一家親,雖然還談不上,但是有這個趨勢。
團圓夜,中秋賞月。
或許張濤這裡讀書人接待的不多,基本上沒有,所以,詩詞什麼的,荒漠。
這就要交給下一代了,打天下,守天下,不同的。
各州總督,中秋禮物都送過來了。
人情世故,張濤賞賜的同樣下發。
常來常往,關係需要培養,真誠。
大彪帶著家人過來和張濤一起過的中秋。
觀雪台,地方有些小了。
“,冀州大建的第一階段完成了。
蕭城希望你去看看,給提提意見。”
大彪和張濤是在陽台這裡,家眷都在屋裡。
“是不是有什麼事?”
張濤拿起一個石榴吃了起來,水果還是有的。
冀州送來的中秋禮物,用魏郡最後一爐鐵製作的牛,臥姿,鎮水的。
魏郡的鐵礦是要關閉的。
冀州主抓農牧業。
“這倒沒有,不是212事件過去了,他們痛定思痛。
希望能改變冀州上下的形象,這才通過我,想著你過去看看。”
大彪說的含蓄,委婉,就是希望去站台的,給冀州站台。
畢竟,冀州第二野戰軍團還想著出征的。
但是這次會議,戰略重心轉移,冀州防備就要下一個檔次了。
“蕭城還知道找你,不錯。”
開竅了,蕭城以前可不會如此。
張濤對於這件事,並沒有那麼生氣,主要是蕭城替手下背鍋,這是把他當傻子了。
軍隊的事情,誰能瞞住他。
而且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是啊,他現在還是代總督。”
大彪挺看好蕭城的,張正是穩,盧升是狠,蕭城平庸。
是的,平庸。
“行吧,過幾天就去,正好,驛站修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