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純屬虛構)
“,你的意思是我們又被他們帶節奏了?
他們怎麼想的,難道不擔心咱們秋後算賬?”
大彪不理解,感覺北方十三人會議,特彆扭。
小動作真多,像上次的事情,最後的幕後黑手就是他們。
“嗬嗬,他們不怕,或者說他們是在試探咱們的底線。
總不能將他們全部消滅,上次他們伸手,咱們將他們的觸手給砍了。
這次,估計還是,扶持一些看不清的文人。”
這些文人大多還都是當初從司隸跑出來的,不長記性。
張濤對於他們,好感真不多。
“才過幾年好日子,他們就又回去了。”
大彪當初接手的一批文人,一開始還好,安排的任務都能完成,後來,當中的一批人就開始參政議政了,什麼話都敢說,這不行,那不行。
大彪一氣之下,流放了一批。
現在,就又有了。
還講什麼文人風骨,當初神都坑他們的時候,怎麼不提。
都是慣的。
“他們想要參與政治,想要地位,這個我是了解的。
可是他們不成熟,容易帶壞咱們的隊伍是客觀存在的。”
張濤現在武官當政,文官哪怕慢慢培養都好,總之對於一些大儒,是不會重用的。
尤其是,所謂吹捧上來的文人,是一定要打壓的。
“按理說咱們對百姓,對他們文人夠好了。”
大彪感覺這些人都是白眼狼。
“我們是對他們好,可是他們希望能更好,所以才會和北方十三人會議勾結。
尋衣會應該和你說過吧,北平,右北平成立了一個東林詩社。
他們利用名聲,吸納一些商人,已經開始往我們統治係統裡麵送人了。
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打進我們內部。”
有點明末東林黨的意思,官商勾結,挖張濤的牆角,薅羊毛。
可惜,他們不知道的是,張濤經濟上執行的寡頭模式,他們所謂的官商勾結,按時交稅,遵守法律還好,要不然,家破人亡,分分鐘。
“他們真這麼大膽?”
大彪感覺挺震驚的,當初看報告的時候,還不覺得。
“愛國無罪嘛,他們打著愛國的名義,對於咱們的政策針砭時弊,說的頭頭是道,糊弄一些人,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