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做了個深呼吸,穩定了下暴躁的情緒,又問道:“安西軍情況如何?”
李禕稟奏道:“安西軍在郭子儀的指揮下,據守於闐城,吐蕃暫時沒有強攻。”
“雙方兵力對比如何?”李隆基又問。
李禕答道:“郭子儀麾下有三萬兵馬,目前正在死守於闐。安西大都護府有兵馬八萬,不過因為安西地域廣袤,這八萬兵馬分布在龜茲、焉耆、疏勒等地,無法形成合力。”
李隆基直接做了決定:“命蓋嘉運抽調兩萬人增援於闐,支援郭子儀。”
“萬萬不可!”
兵部侍郎郭虛己出列勸阻。
“大食的軍隊已經把觸角伸向吐火羅和波斯,隨時有可能進犯安西,安西都護府的兵力絕不能抽調。”
“大食?”
聽到這個麵積比大唐帝國還要廣袤帝國的名字,李隆基忍不住攥起了拳頭。
“大食人若敢犯我邊境,朕誓要讓他付出慘重代價!”
大食帝國就是阿拉伯帝國,目前正處在倭馬亞王朝,執政的哈裡發皇帝)名字叫做希沙姆,整個帝國人口超過四千萬,麵積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裡,比唐朝鼎盛時期還要大一些。
李禕勸慰道:“聽說大食帝國的皇室處在動蕩之中,暫時應該不會威脅我們大唐。當務之急,我國應該先滅突厥,再擊吐蕃。
隻要將這兩個藩邦平定,何懼大食來犯?甚至可以派遣一員上將,統兵數十萬西出天山,平定吐火羅,劍指波斯。”
李隆基又問道:“王忠嗣掌管的隴右軍還有多少兵馬?”
郭虛己稟奏道:“王忠嗣在書信中稟報還有六萬五千人。”
“那吐蕃的反擊出動了多少兵馬?”李隆基繼續追問。
郭虛己捧著笏板道:“據王忠嗣稟報,吐蕃大相東則布此次出兵二十萬,但不知道是要全力攻打於闐,還是追擊隴右軍,其動向仍不明朗。”
李隆基煩躁不已:“命劍南節度使田仁琬出兵高原,鉗製吐蕃人,為王忠嗣、郭子儀減輕壓力。”
“遵旨!”
郭虛己捧著笏板領命。
李隆基再次提出要求:“你們兵部務必督促各州縣加緊征兵,朕希望在冬季之前,全國範圍內,能夠補充二十萬新兵。”
李禕撫須道:“兵在精不在多,二十萬有些費勁,十五萬還是可以的。”
李林甫再次開口:“聖人,請恕臣直言,若不是唐王殿下半路改變決定,突然北上庭州進攻突厥。而是按照原計劃進入高原,協助王忠嗣進攻吐蕃的話,說不定我軍不會遭遇這場敗仗。”
李林甫話音剛落,他的幾個黨羽紛紛跳出來支持:“右相所言極是,唐王殿下也應該為對吐蕃的戰敗負責。”
“真是豈有此理!”
身為天策府長史的顏杲卿再也忍不住,舉著笏板站出來反唇相譏。
“右相身為安西大都護,吐蕃人反攻至於闐境內,右相是不是也要為此負責?”
“本相隻是遙領而已!”
李林甫怒不可遏,咬牙切齒的瞪著顏杲卿,“而唐王親自統兵,豈能一概而論?你這般胡攪蠻纏,是誰教你的?”
顏杲卿站的筆直,麵無表情的道:“下官隻是根據右相的邏輯推理而已,殿下剛剛出兵三個月左右,而且滅亡突厥汗國的計劃仍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右相豈能將王忠嗣之敗歸咎於唐王殿下?”
“他是天策上將,不歸咎於他歸咎於誰?”
李林甫不敢得罪李瑛,但麵對顏杲卿這個幕僚卻是咄咄逼人,“歸咎於你,你擔待得起嗎?”
顏杲卿據理力爭:“唐王殿下身為天策上將不假,可各地的節度使、各地的大都督、都督是他任命的麼?各地的兵力是他部署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