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李隆基暫時不打算對唐王府動手,但也不打算釋放蕭嵩,而是打算在半月之內逼反武靈筠。
由寧王李憲、慶王李琮、忠王李亨組成的調查團四處釋放風聲,向朝中官員透露高力士私通武後之事證據確鑿,不容抵賴,聖人很快就會廢黜皇後。
所以,李隆基相信,用不了幾天,狗急跳牆的皇後黨隻能孤注一擲,冒險兵變。
傍晚時分,蕭嵩下獄的消息就在長安傳的沸沸揚揚,各種說法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左相李適之、戶部尚書裴寬等人深感震驚,急忙與李禕商量拯救之策。
右相李林甫則暗自竊喜,示意自己的黨羽四處散布風聲,蕭嵩涉嫌與李瑛合謀兵變,覬覦帝位,如今鋃鐺下獄,實屬咎由自取。
次日早朝,李隆基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宣布了一個驚天決定。
“武氏母子涉嫌勾結高力士政變,此案雖然仍在調查之中,但李琦已經不宜再擔任太子。著內侍省即刻前往太子府宣旨,廢黜李琦太子之位。”
李隆基話音剛落,滿朝一片嘩然。
高力士死了已經七八天,經過這段時間的造勢,皇後黨知道武氏大勢已去,除了鄧文憲、裴元禮等鐵杆心腹之外,其他人已經在逐漸與皇後劃清界限。
在大唐帝國,皇帝的話終究是一言九鼎。
隻有皇後與太子得寵了,趨炎附勢的官員才會蜂擁而至;如果一旦失勢,這些官員便會瞬間樹倒猢猻散。
武後與太子淪落到現在的處境,如果還跟著他們,那隻能是死路一條。
至於兵變謀反,絕大部分文官都沒有這個膽量,也犯不上豁出身家性命跟著武氏造反,他們更願意做個牆頭草。
一陣交頭接耳之後,終究無人敢站出來替李琦說話。
往日充當皇後馬前卒的裴敦複、裴巨卿、徐嶠等人此刻都變成了啞巴,這讓鄧文憲、裴元禮這兩個武後的死黨隻能忍氣吞聲。
“臣有本啟奏!”
就在眾人認為李琦的太子之位即將不保之際,卻有一個身穿紫袍的官員站了出來。
說話之人正是京兆府府尹蕭炅,正三品的當朝大員。
而其實這一幕是李隆基設計好的,已經提前命人叮囑了蕭炅,讓他在朝堂上站出來持反對意見。
之所以演這麼一出戲,目的就是給皇後黨製造壓迫感,儘快逼迫武靈筠母子起兵造反。
前有皇後黨,後有唐王黨,李隆基深感威脅,已經失去了耐心,決心以快刀斬亂麻的魄力肅清朝綱。
“你有什麼話說?”
李隆基陰沉著臉喝問。
蕭炅捧著笏板道:“臣以為太子乃是國之根基,不能輕易廢立,更何況太子被冊立還不到一年,如果再次廢黜,勢必會讓民心動蕩。
臣以為,應當先查清高力士勾結皇後一案,待證據確鑿之後,再調查太子是否參與此事。
若太子確實涉案,到那時再行廢黜不遲!”
李隆基裝模作樣的捋著胡須,頷首道:“蕭卿所言有理,那就再等幾日,待高力士一案塵埃落地,朕好讓二十一郎心服口服。”
看到李琦的太子之位暫時保住了,鄧文憲和裴元禮這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心想必須勸說皇後造反了,再晚幾天,皇後黨就要土崩瓦解了。
但對於禦史大夫裴敦複、鴻臚卿裴巨卿、國子祭酒徐嶠這些人來說,明智之舉是儘快和皇後黨撇清關係。
他們深知自己做的是結黨,而不是政變,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本事,見風使舵才是在官場立於不敗之地的真理。
李隆基見無人說話,清了清嗓子,又繼續說道:“朕要說的第二件事情是蕭嵩貪墨繳獲的巨額錢財,已經被朕關進天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