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登基儀式在薊縣城內的“天子行在”舉行。
張守珪、安祿山各自率領麾下的將領與謀士,還有幽州、媯州、檀州等各州刺史、彆駕、以及附近的縣令,俱都捧著笏板,在大殿中分列兩旁。
儀式由幽州刺史孫適主持,他首先宣讀先帝遺詔,然後由婢女為李璘穿上龍袍,再坐在龍椅上接受在場官員的參拜。
在張守珪、安祿山的帶領下,在場的近百名文武官員一起捧著笏板,跪地高呼萬歲。
儀式舉行完畢之後,李璘又把其他官員挨著冊封了一遍。
大體上和李瑛的靈州朝廷采取差不多的模式,為了顯示自己是正統,給在場的各州刺史分彆加封了一個守六部尚書的職位。
而張守珪除了燕王、太尉之外,還撈了一個守尚書令的職位,安祿山則守中書令。
至於張守琦、史思明、張守珪的三個兒子、安祿山麾下的崔乾佑、田乾真、安守忠等人也都各自冊封了三品的官職。
登基儀式完畢,李璘又率領百官出城祭天,向西遙祭大唐的列祖列宗,宣誓討賊。
接下來,就是向各鎮節度使、都護發布冊封詔書,讓他們不要被李琦、李瑛這兩個逆賊蠱惑,應該支持先帝的遺詔,擁護幽州的皇帝為正統。
安祿山向李璘、張守珪建議,各個藩鎮之中,分量最重的就是安西大都護蓋嘉運、隴右節度使王忠嗣,應該冊封兩人為郡王,加以籠絡。
其他的河西節度使崔希逸、北庭都護章仇兼瓊、蒙古都護皇甫惟明、劍南節度使田仁琬、嶺南節度使張九皋、河東節度副使夫蒙靈察等人要麼授予郡公要麼就是縣公,以買其心。
李璘和張守珪言聽計從,冊封詔書雪片一樣從幽州飛向全國各地,送信的使者絡繹不絕,如同趕集。
做完了這些之後,李璘下詔為先帝發喪,並追諡李隆基為“文明武德至聖大孝皇帝”,並上廟號“明宗”。
最後改元“永泰”,定幽州為國都,號“聖京”。
一時之間,大唐王朝出現了三個皇帝,分彆是長安的李琦、靈州的李瑛、幽州的李璘。
三個年號,分彆是李琦的“長慶”、李瑛的“弘武”、李璘的“永泰”。
五個京城。
分彆是西京長安、東京洛陽、北京太原、上京靈武、聖京薊縣。
這樣的局麵,不僅讓大唐的官員們暈頭轉向,就連百姓們也是眼花繚亂,瞠目結舌。
李璘登基之後接受安祿山的建議,向河北的門閥借錢借糧,廣募士卒,招兵買馬,打造兵器甲胄,並赦免囚犯,全部編入軍隊之中。
隨後,張守珪與安祿山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趁著杜希望揮兵進入雁門關的機會,偷襲雲州。
計議停當,張守珪任命史思明為主將、自己的次子張獻甫為副將,率領三萬兵馬冒著嚴寒急襲雲州,把這座重鎮先拿下來再說。
北風凜冽,大唐的土地上風起雲湧,波詭雲譎。
在臘月初八的這一天,李瑛收到了張守珪、安祿山在幽州擁立李璘登基稱帝的消息。
“臥槽!”
李瑛聞言瞠目結舌,忍不住爆出了一句粗口。
“什麼……李璘在幽州稱帝了?”
探子用項上人頭保證消息的真實性:“情報千真萬確,李璘不僅在幽州稱帝,還給太上皇上了諡號與廟號,並改元永泰、定幽州為聖京……”
“豎子!”
李瑛大怒,氣的拍案而起。
“他怎麼敢的?早知道如此,當初在長安就應該斬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