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希望在去北庭之前,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跟李隆基連麵都沒有見過,也談不上君臣感情,所以直接沒有和李隆基打招呼。
次日清晨,杜希望和夫蒙靈察各自離開,李瑛則率領浩浩蕩蕩的封禪隊伍離開隰縣,順著驛道北上。
李瑛的隊伍一路向北穿過文水、交城、清源等縣城,引得沿途的百姓紛紛來到路上瞻仰天子的儀仗,四處傳播李隆基健在的消息。
太原府地形平坦,李瑛率領的隊伍速度逐漸加快,一天下來能走一百五六十裡,很快就途經太原城下。
得到消息的太原尹楊慎矜下令關閉城門,城內的所有守軍悉數登城,以防敵軍發起突襲。
李瑛打算先去五台山祭天,回頭再折回來攻打太原,所以也沒有招惹城內的守軍。
但城牆上有一些認識李隆基的將士看到馬上的李隆基健康如舊,內心不禁有些動搖,私下裡交頭接耳。
“馬上那個穿龍袍的老者不正是太上皇嗎?為何長安朝廷的文書說他罹患重病,這看起來根本不像生病的樣子啊!”
“莫非長安朝廷才是矯詔篡位?咱們不會跟錯人了吧?”
“我等本為大唐忠臣,若是跟錯了人,那就是叛軍了,這可如何是好?”
“唉……看看情況再說吧,現在真真假假,撲朔迷離。聽說十六皇子李璘在幽州登基稱帝了,他們發布的檄文還說太上皇去世,立下遺詔把帝位傳給他呢!”
“這李璘純屬一派胡言,太上皇這不是好好的活著?先不說長安朝廷和靈州朝廷哪個是正統,但幽州的朝廷一定是叛黨!”
消息很快傳開,城內的一些文官和士族的頭領也紛紛登上城牆向驛道上眺望,參觀皇帝的封禪隊伍。
為了擾亂城上的軍心,動搖太原城內士族對李琦的支持,李瑛下令隊伍放慢速度,並讓鼓樂手吹吹打打,逶迤前行。
太原尹楊慎矜和並州大都督長史王昱非常害怕,便命人把到城牆上參觀的士族驅逐下去。
“都看什麼?就算那人是太上皇又如何?”
“國家大事豈能兒戲?太上皇親自寫了詔書禪位給長安的聖人,經過滿朝重臣的鑒定,確認是太上皇的手筆無疑。”
“逆賊李瑛不甘心聖人登基,派人劫持了太上皇帶到了靈州,你們怎麼知道馬上的太上皇不是受到了叛軍的威脅,身不由己?”
聽了楊慎矜、王昱等人的解釋,城牆上的守軍又覺得有些道理,便繼續打起精神來守衛城池。
隻是,他們內心卻充滿了迷茫,一時間無法分清到底哪邊是正統?
越過太原城,三千人馬打著各色旗幟,繼續浩浩蕩蕩的北上。
途經陽曲縣的時候,杜希望率領麾下的三萬兵馬在曠野中列隊,接受大唐天子的檢閱。
“大唐皇帝萬歲!”
“吾等誓死保衛社稷,鏟除國賊!”
三萬人馬刀槍映日,呐喊聲震徹雲霄。
隊伍穿過忻州,於三天後抵達了五台山下。
提前接到聖旨的代州刺史高闕早就率領麾下的佐官與差役在五台山下恭候多時,並召集五台山所有寺廟的僧侶下山迎接聖駕。
五台山下旌旗招展,李瑛帶著麾下的文武官員,率領三千騎兵,打著鹵薄、金輅、各色旗幟逶迤而來。
三千多名僧侶夾道歡迎,齊聲誦經,迎接大唐皇帝的到來。
聞訊前來代州觀看封禪大典的百姓從各地絡繹而來,不僅有河東道治下各州百姓,也有許多河北的百姓穿過太行山來到五台山看熱鬨。
五台山下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的百姓多達萬人,俱都翹首期盼,爭相一睹龍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