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一路疾馳,繞了個大圈,從南麵回到太原城下叫門。
“小人在文水縣境內發現了大量叛軍,足足四五萬人,特來報信,還望開門放我進城。”
王昌齡一臉驚慌,大聲央求。
他自北門出的城,現在跑到南門來叫門,再加上守軍開門放行的時候並未登記,因此也無人知曉王昌齡是個奸細。
看到王昌齡隻身一人,外表文質彬彬,守衛南門的將領便下令開門把他放進來問話。
“你是何人?在文水縣做什麼,為何又來太原報信?”
守門的武將手按劍柄,上下打量著王昌齡問道。
“小人乃是太原王氏出身,屬王誌遠一宗,將軍可以去調查,族人都認識我。
我在文水縣城做酒水生意,聽說太原城今天開門放行,便回來過年,恰好在路上撞見了大隊人馬,特來報信。”
王昌齡一臉諂媚,將想好的托辭拋出,說的滴水不漏。
這名武將一邊派人去稟報楊慎矜,一邊派人去請王氏宗族的長老來認領王昌齡,看他所言是否屬實?
楊慎矜接到報告,下令守軍加強警戒,不許放任何人進城,同時派出斥候向南刺探消息,並再次派出使者前往長安求援。
“告訴陛下,杜希望的三萬人馬剛撤退,自南麵又來了四萬人,若是兩軍合圍,太原恐怕難保,一定要讓陛下速發大兵前來支援!”
楊慎矜拎著使者的耳朵,再三叮囑。
另一邊,得到族人認領的王昌齡順利的返回了王氏宗族,並告訴郭、王兩族的領袖,已經與聖人約定了時辰“大年三十子時,東城門舉火為號!”
次日傍晚,安思順、薛泰、李嗣業率領四萬多人兵臨太原城下,杜希望也殺了個回馬槍,率領三萬多人卷土重來。
七萬多將士在太原城外安營紮寨,連綿十餘裡,將太原城圍困了起來,對城內的軍民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並州大都府長史王昱憂心忡忡的對楊慎矜說道:“叛軍勢大,且多為來自北庭、朔方的精銳,城內隻有萬餘名守軍,還都是疏於操練的府兵與州兵,恐怕堅守不了幾天,你我乾脆開門投降算了?”
楊慎矜是李林甫的死黨,從前沒少乾攻訐李瑛的事情,自知投降絕無活路,但又不敢與手握府兵的王昱翻臉。
於是,他在府內設宴款待王昱,並在酒中下毒將王昱鴆殺,奪了他的長史印綬。
楊慎矜不敢對府兵說王昱已死,便謊稱他臥病在床,任命自己的親信陳登暫代並州大都督府長史之職。
靈州軍在太原城外紮營之後並沒有急於攻城,這讓繃緊了神經的守軍稍稍鬆了一口氣。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看來靈州軍也不想在大年三十這天送死,孬好等過完了這個年再打不遲!
是夜子時,王昌齡帶著郭、王兩族的千餘名壯丁,手持各類兵器突然出現在太原東門,趁著守軍不備,一舉控製了城門。
很快,王昌齡率部在城牆上點燃提前準備好的柴草,熊熊火光,衝天而起。
“殺啊!”
李嗣業手提陌刀,縱馬當先。
“李嗣業在此,擋我者人馬俱碎!”
一千名全副甲胄的陌刀兵身著重甲,手持陌刀,如同出籠的猛虎一般跟隨李嗣業衝進了太原東門。
潮水般的大軍尾隨而入,很快就衝進城內兩萬餘人,在數量上完全碾壓了守軍。
這些以府兵和州兵組成的守軍本來就鬥誌不高,此刻被打了個措手不及,隻能繳械投降,懇求不殺。
“我等乃是奉命行事,絕非反叛,都是大唐的將士,還望給條活路!”
杜希望命安思順與薛泰守住四門,自己引兵入城,再三約束將士不得濫殺無辜,凡繳械投降者一律免死。
被楊慎矜任命為大都督府長史的陳登率部負隅頑抗,被李嗣業一刀斬於馬下,秋風掃落葉般將他的隨從殺散,城內便再也沒了抵抗。
楊慎矜自知大勢已去,率領了數百隨從想要從太原西門突圍,剛剛出城就撞上安思順手下的隊伍,一戰即潰,瞬間全軍覆沒,楊慎矜也遭到了生擒活捉。
戰鬥連一個時辰都沒有,死亡人數不過數百,堪稱兵不血刃。
杜希望留下兩萬人在城內維持秩序,抓捕叛黨,其他將士屯兵城外,並派人連夜趕往陽曲向李瑛報捷。
為了慶賀新年,李瑛傳下聖旨,陽曲縣城暫弛宵禁三日,讓全城百姓歡度佳節。
今夜正值除夕,李瑛吩咐庖廚設宴,與顏杲卿、李泌、李白、杜甫、王之渙、雷萬春等臣子把酒言歡,共迎歲首。
楊玉環很想參加今晚的“除夕宴”,但礙於太貴妃的身份,也隻能悶悶不樂的一個人獨守空房,自斟自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