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快說,你有什麼良策突圍?”
李欽聞言喜出望外,用渴盼的目光望著自己的三子問道。
李晟道“太平關被李光弼堵住,杜希望緊緊咬住我們,向南走絳州是不可能了。
“故此,孩兒建議我軍向東順著漳河進入上黨盆地,走壺關,自孟津渡過黃河。”
“似乎也隻有這一個好辦法了!”
李欽立即修書一封向潞州大都督府長史鄧睿求救,希望他能放棄潞州,在漳河的峽穀中部署重兵接應自己撤退,然後一起向南奔壺關。
十四歲的李晟揣著父親的書信,借著夜幕的掩護,自臨汾東門出城,單槍匹馬向東而去。
路上撞見一隊巡邏的靈州軍,李晟也不交戰,催馬狂奔。
靈州軍緊追不舍,被李晟在馬上彎弓搭箭,連續射落數人,嚇得其他人不敢再追,被李晟從容逃去。
李晟懷揣地圖,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抵達了潞州,並順利見到了潞州大都督府長史鄧睿。
聽完李晟的來意,鄧睿毫不猶豫的拒絕“夫蒙靈察攻打了潞州半月,被我挫敗,令父想讓我棄城南逃?太後不砍了我才怪!”
“鄧長史,此一時彼一時,我軍現在的處境與去年冬天已經不能同日而語。”
年輕的李晟毫無怯意,據理力爭。
“那時候攻打潞州的隻有夫蒙靈察的河東軍,而且北麵有太原與你遙相呼應。現在太原已失,河東境內的叛軍多達十餘萬。
“若不是家父在臨汾拖住了杜希望率領的主力,隻怕潞州此刻已經被叛軍攻陷!
“更何況,偽帝李瑛率領的叛軍主力已經逼近長安,京畿道、關內道、河東道治下八成的州縣已經被叛軍攻陷。
“長史你再繼續駐守潞州已經毫無意義,隻要臨汾被攻陷,叛軍就可以直取壺關,抄你的後路,到時候你麾下的兩萬兵馬恐怕也會被陷入重圍之中!
“為今之計,還望長史派遣一支重兵前往漳河穀地接應我軍撤退,並在壺關部署防禦,為我軍渡過黃河創造條件。”
聽了李晟的話,鄧睿有些刮目相看,豎起大拇指道“李賢侄,想不到你小小年紀竟然有這般見識!”
“不過呢,潞州乃是大唐五個大都督之一,我若是擅自放棄了,朝廷問罪下來怎麼辦?
“故此,我得先修書上奏,等著朝廷的批複下來,才能放棄潞州,退守壺關。”
看著鄧睿四平八穩的樣子,李晟心急不已,單膝跪地請求。
“鄧長史,你既然同意小侄的分析,就莫要猶豫了,豈不聞兵貴神速、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
如果被杜希望察覺了我軍的企圖,他們分兵堵死漳河峽穀,家父麾下的近三萬將士將會無路可逃,隻怕最後都會步了李光弼的後塵,落得與長史刀兵相向的下場……”
聽了這個少年半是懇求半是威脅的話語,鄧睿也不想逼的李欽投敵,最後與杜希望一起聯合起來圍攻潞州,便做了讓步。
“沒有朝廷的許可,我是決計不敢放棄潞州的。”
“不過,本官可以派三千人馬跟隨你前往漳河峽穀,尋找險要之處設伏,接應臨汾城內的兵馬向東突圍,穿過太嶽山,進入上黨盆地。”
“而且,我馬上就修書給朝廷,請示太後是否該放棄潞州?
“若蒙準許,我便與令父一起奔壺關據守,同時派人在孟津集結船隻,籌備渡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