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太後對這個方案極為不滿,“我們還能往哪裡遷?”
楊洄想了想,答道“臣以為遷都江寧,依托長江,割據南方,不失為一條良策。”
“江寧是什麼地方?”
武太後對這個名字顯然有些陌生。
這也不怪她,自隋朝一直到盛唐,曾經作為南方政治中心的金陵城便一直遭到朝廷打壓,目前僅僅隻是一個縣城,隸屬於揚州治下。
楊洄懷抱笏板,清了清嗓子說道
“江寧屬於揚州治下,古稱金陵、建業,也叫做石頭城,吳大帝孫權最早這裡建都,後來東晉、南宋、陳、齊、梁等國也曾經定都於此,乃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地。
江寧縣雖然是個縣城,但城池堅固,百姓眾多,憑借長江之利,我朝或許可以效仿孫權,割據東南自立。”
“一個小小的縣城,朕才不去!”
不等武太後開口,李琦就大發雷霆,“朕乃是大唐正統皇帝,豈能偏安一隅?你們就不能想個良策?整天都出的什麼餿主意!”
“臣有本啟奏!”
在思忖了良久之後,麵無表情的李林甫再次站了出來。
“右相有何高見?朕實在不想離開洛陽,跑到一個窮鄉僻壤做皇帝,朕相信愛卿一定能夠想到禦敵良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李琦向李林甫投去期冀的目光,幾乎把所有希望都放在了他的身上。
李林甫緩緩開口“自古以來,打仗就是此消彼長,我退敵進。
如果我們守不住長安,又守不住洛陽,就算退到長江以南,誰又能保證守住江寧?
到時候李瑛集結全國的兵馬,順長江而下,憑江南一隅之地又如何抗衡全國?”
“右相說的是,遷都絕非良策。”李琦極力支持李林甫,“右相快說說你的高見!”
李林甫繼續分析局勢“目前來看,李瑛憑借著邊軍的戰鬥力,已經占據了絕對的上風。
張守珪與安祿山隻是象征性的攻下了雲州與朔州,便傾巢出動在河北搶地盤。
根據斥候稟報,幽州叛軍在拿下常山郡之後,這段時間已經連破魏州、相州、博州等地,占據了除王忠嗣鎮守的德州之外的河北全境。
其前鋒甚至已經渡過黃河,攻占了濮州、滑州,安守忠率領的前鋒部隊已經進入了曹州,一路兵鋒正勁。”
李琦恨恨的道“十六郎這個孤兒真是該死,我軍和李瑛拚死拚活,他卻坐收漁翁之利,真是可恨啊!”
“由此可見,指望幽州叛軍希望不大,他們與我們結盟隻不過是權宜之計,其目的是要趁著我軍拖住李瑛的機會坐收漁翁之利。”
李林甫並不急著拋出自己的目的,而是繞著圈子分析了一大堆當前的局勢。
“是啊,張守珪、安祿山狼子野心,絕非真心幫我們。”
“幽州集團絕對靠不住,咱們還得自謀出路!”
“我認為雍王的遷都江寧之策不錯,目前來說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李林甫話音落下,滿堂大員俱都搖頭歎息,滿臉惆悵。
李林甫覺得時候差不多了,這才緩緩將自己的目的托出。
“太後、聖人,臣倒是有個法子能遏製李瑛的擴張,讓他首尾難顧,隻是就怕我們將來會挨罵,為史書所唾棄……”
喜歡盛唐華章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盛唐華章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