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
這個盤踞在青藏高原上的國家,乃是大唐帝國的一生之敵,在大唐將近三百年的曆史中,雙方爆發了超過百次的戰爭,互有勝負。
唐與吐蕃之戰,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高祖李淵、太宗李世民在位的建國初期,這時候的大唐剛剛建國,國內政局尚未穩定,周遭強敵環伺。
在大唐帝國的周圍盤踞著突厥、高句麗、吐穀渾、渤海、契丹、回紇等國家或者部落,唐軍不能集中全力與吐蕃作戰,經常遭到吐蕃人騷擾襲擊。
於是,李世民選擇和親政策,從宗室中擇一女子冊封為“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讚普鬆讚乾布。
這次的和親,李世民誠意十足,給鬆讚乾布送去了一萬多名匠人,帶去了大量的書籍與農作物種子。
李瑛認為,站在曆史的角度來看,很難說文成公主進藏是個錯誤的決定。
這次和親確實讓大唐與吐蕃進入了蜜月期,使得唐軍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征服高句麗、突厥、回紇等北方的藩邦,開疆拓土,建立了一個版圖空前的王朝。
但鬆讚乾布也在這段時間內統一了整個青藏高原,開創了吐蕃王朝,並遷都邏些城拉薩,利用唐朝傳播來的技術鍛造出了先進的兵器,大幅加強了軍事實力,逐漸成長為了唐帝國最強勁的對手。
第二個階段是高宗李治、武周代唐,一直到李隆基在位的這一時期。
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之後,吐蕃已經成為了一個擁有三百多萬人口的強國,於是他們已經不甘心臣服於大唐,開始頻頻向唐帝國挑釁。
在赤都鬆讚在位期間,吐蕃軍隊曾經攻陷過安西四鎮,以及臣服於唐王朝的大小勃律、吐穀渾、南詔等附屬國。
高宗李治、武則天多次派遣唐軍進攻吐蕃,甚至還爆發了唐朝對外戰爭史上最屈辱的一戰——大非川之戰。
這一戰不僅葬送了將近十萬唐軍,也葬送了薛仁貴的一世英名。
後來李治起用裴行儉經略安西、武則天起用王孝傑反擊吐蕃,才逐漸收複了安西四鎮。
在吐蕃大論(丞相)欽陵去世之後,唐帝國恰逢李隆基登基,依靠著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杜希望、皇甫惟明等雨後春筍一般湧現出來的將才,唐軍屢次挫敗吐蕃的襲擾,重新在唐與吐蕃戰爭中占據上風。
李隆基在位期間,吐蕃帝國的掌舵者尺帶丹朱也是一個英明睿智的君主,他在藏民的曆史中享有與鬆讚乾布相同的地位,被藏人看做是藏史上的三大“聖法王”之一。
這段期間,吐蕃在與唐王朝的交戰中雖然處在下風,但並沒有太大的失敗,遠遠不到傷筋動骨的程度。
就這樣,唐與吐蕃的戰爭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也是安史之亂後的唐與吐蕃之戰。
唐王朝由於內戰導致國力急劇衰退,吐蕃逐步的蠶食了安西都護府的大量土地,並控製了隴右、涼州、朔方等區域長達數十年,甚至還攻陷了唐都長安。
在這段期間內,三百萬漢民淪為亡國奴,再加上吐蕃的人口迅速膨脹,以及大小勃律、吐穀渾,以及安西各族的歸降,吐蕃王朝的人口超過了一千萬,一躍成為了與大唐、大食並列的當世三大帝國。
“而現在,終於到了朕與吐蕃人掰手腕的時候了嗎?”
李瑛目光如電,端坐在龍椅上,聽著顏杲卿的分析。
顏杲卿捧著笏板繼續分析“吐蕃人明明可以偷襲隴右,卻在伺機而動,足見其野心不容小覷。
“他們不僅打算占領我們的土地,還想要名正言順的占領,收複我們的民心,絕不能等閒視之!”
“嗯……顏卿所言極是!”
李瑛頷首讚許,“據說這尺帶珠丹正當盛年,為人果決弘毅,有鬆讚乾布之風,確實不容輕視,必須向隴右增兵,加強防禦。”
“張守瑜、高秀岩何在?”
李瑛的目光朝武將群裡掃了一眼,問道。
“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