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楊慎_路漫漫且行且珍惜_思兔 

第138章 楊慎(1 / 2)

月的這一世生於明孝宗弘治元年十一月初六日。

為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楊廷和之子,取名為楊慎。

他自幼聰慧過人,又非常好學,再加上出生於書香門第,所以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

七歲時,楊慎的母親教他句讀和唐代絕句,常能背誦。

弘治十一年,十一歲的楊慎與雲南永昌張誌淳之子張含訂為金石之交。

弘治十二年四月,楊慎第一次出京,隨其父楊廷和回蜀守製,奉祖母葉氏柩葬於新都城西門外祖塋。

楊慎還模仿名賢作《吊古戰場文》,叔父兵部侍郎楊廷儀見文中“青樓斷紅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數語,不禁擊節稱讚。

祖父楊春閱後建議楊慎擬作賈誼的《過秦論》,楊慎第二天呈上一篇擬作,議論秦朝得到天下而很快迅速滅亡的教訓,與賈誼的很多觀點都相契合。

祖父楊春讀後又驚又喜,稱楊慎有賈誼之才。

弘治十四年夏,父親楊廷和守喪期滿,楊慎隨父經漢中、西安、邯鄲等地入京,沿途寫有《過渭城送彆詩》《霜葉賦》《馬嵬坡》等詩記錄這些事情。

同年秋天,楊慎跟隨進士魏浚學習,創作的《黃葉詩》轟動京師。

當時茶陵詩派的首領、內閣首輔李東陽見詩後大為讚賞,遂收楊慎為門生,並稱楊慎為“小友”。

大學士李東陽又命楊慎仿作諸葛亮《出師表》和傅奕《請汰僧尼表》,李東陽閱覽後稱讚其韻味“不減唐宋詞人”。

弘治十八年二月,楊廷和與張元禎同主會試。

楊慎在禮部考場侍奉楊廷和。

時崔銑試卷在分考劉武臣簾下,疑其刻深,沒有被錄取。

楊慎看到了後十分喜歡崔銑奇雋的文字,向父親推薦。

楊廷和便提拔崔銑為《詩經》魁。

崔銑知道了後用“小座主”稱呼楊慎,二人結為知己。

明武宗正德元年秋,楊慎與同鄉士子馮馴、石天柱、夏邦謨、劉景宇、程啟充成立麗澤會,又與山東即墨的藍田和雲南永昌的張含結社唱和。

正德二年春,楊慎第二次出京,與弟楊惇回到家鄉應試,按照慣例進入縣學,成為王穎斌所教授的弟子員。

八月,楊慎與弟楊惇同舉四川鄉試。

四川提學劉丙批閱楊慎的試卷,稱讚他為罕見的奇才說道。

“我不能像歐陽修一樣,但是我卻得到了蘇軾這樣的學生。”

當時評論的人都認為劉丙慧眼識人。

九月,發榜時,楊慎果然被點為鄉試第一。

楊廷和不以科第中舉接連不斷為喜事而是說道。

“讀書第二,登科第三,修身齊家,乃是第一件事。”

正德三年,楊慎參加會試,主考官王鏊、梁儲已將楊慎寫的文章列為卷首。

不料天命卻是在此時插手了,一點燭花落到考卷上燒壞,以致名落孫山。

遭此意外的打擊,楊慎並沒有灰心失望。

經過幾年的刻苦努力,楊慎終於在正德六年二十四歲時,殿試第一,考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從此,楊慎正式登上明朝政治舞台。

正德八年正月,楊慎繼母喻夫人病逝於京師。

二月七日,楊慎代父親楊廷和函致陝西巡撫藍章,稱楊慎將親自帶著喻氏的靈柩回到四川,請求派遣人馬護送。

二月二十七日,楊慎第三次出京,與王安人扶繼母喻夫人的靈柩離開京師回到家鄉。

楊慎一行人到達陝州,巡撫藍章遣使者迎接。

抵達西安後,藍章又設館餞彆楊慎。

楊慎離陝西後,於途中四月二十三日向巡撫藍章致函答謝。

服喪完畢後,楊慎恢複翰林院修撰的職務。

正德十二年,因明武宗喜歡到處巡遊,不理朝政。

楊慎呈上《丁醜封事》的奏章,指責武宗“輕舉妄動,非事而遊”,勸他停止這種荒唐行為。

武宗根本不理睬,依舊我行我素。

楊慎無可奈何,隻得稱病告假,辭官歸裡。

正德十六年,世宗即位後,授楊慎為翰林院修撰、經筵講官。

嘉靖二年,楊慎參與纂修《武宗實錄》,充任纂修官。

楊慎利用給世宗講書的機會,經常聯係當時實際情況教育世宗。

如對已判死罪尚未誅殺的佞宦張銳、於經等人,由於大肆行賄,世宗破例赦免了他們的死罪。

楊慎在經筵講課時,便特地講解《舜典》。

“聖人設立贖罪的法子,是用於不大的罪過的,是為了讓百姓自做新人,如果是首惡或大奸,沒有可以用錢財贖免的道理。”



最新小说: 我曾愛過你,但 重生之末世尋鄉 王爺,失蹤的小郡主在鄉下種田呢 大明,開局獎勵龍蝦兵 我能穿越諸天的事藏不住了 宦海扁舟 被白月光拋棄後,一首醜八怪出道 穿書末世:炮灰專業截胡 穿成慘死惡毒女配後,我喜極而泣 封神之逆天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