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勇所謂的化工產品進出口生意,其實跟坐在家裡等著彆人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裡沒什麼區彆。
他那個生意,就算是腦子沒發育好的人都能做。
當然了,首先還得投胎投得好。
總結來說就是,化工原料有一部分是依賴進口的,喬勇就注冊了一個營業範圍是化工原料進出口業務的公司,國內好多個企業想要進口的話都是通過他的公司。一進一出,錢就到手了。
想要讓那麼多企業都從他手裡拿貨,他是怎麼做到的?
之前葉舟聽樊教授提到過這個公司,當時樊教授苦笑不已,他說“其實從中間商那裡進貨,並不便宜。但是沒辦法,從其他地方進貨,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每次東西到工廠那邊,質量都會出問題。有些人的手真的很長,這塊蛋糕實在太大,可能不是一個人吃下的。”
顯然,喬勇依然不滿足這樣的巨額利潤,他和他背後的人,又看上了老劉總的煤礦。
而且喬勇這個人還非常高調,經常接受記者的采訪,用幾十年後的術語來說就是——特彆會立人設。
他想把自己包裝成為一個溫文爾雅、家世顯赫、樂善好施、海內外都有關係,還隱藏著一些神秘的勢力諸如此類的形象。
還彆說,真的有人吃這一套。
至少陶國慶反饋回來說,很多外地來京城做生意的人,都有這麼一個自覺——來京城後都想方設法地認識喬勇,相當於是拜碼頭。
這個人,這次就彆想全身而退了。
葉舟說那些話就是要把這個人拉下水。
果然,記者們聽到這句話,還以為是某個同行說的,注意力也瞬間越過那位領導,落在喬勇身上。
雖然喬勇很享受被人關注,特彆是被記者們圍在中間的那種感覺,可現在不是時候呀。
怎麼會有人認出他來了?
他正準備轉身的時候,站在椅子上的那個記者已經跳下來,因為他站得高,看得更清楚,剛才說那話的人分明是劉先生的妹妹。
既然劉先生的妹妹這樣說了,那就說明這個人肯定是有問題的。
不管怎麼說,先追上去再說。
至少做出一個姿態來,能夠獲得劉先生的好感。
港城的記者追上去,其他人也不甘示弱。
紛紛追了上去。
小劉總壓低嗓門跟保鏢們說“你們幾個人也過去,千萬要攔住他們,彆讓記者白跑一趟。”
葉舟又補充了一句“姓喬的身邊那個人,手裡提著的包,裡邊應該有些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你們一會兒趁機把那個包打落下來,把裡麵的東西弄出來,暴露在記者們的麵前。”
四個高大的壯漢立刻轉身朝那邊走過去,吵吵嚷嚷的餐廳裡,並沒有人注意到他們四個人的動向。
小劉總又問旁邊的保鏢說“餐廳有沒有其他門,我們先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