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武珝和李治一起參加,難免會讓那些學子以為武珝就是未來的王妃。
‘原來在這等著珝姐呢,晉王還真是賊心不死,不過你倒是小瞧珝姐了,她怎麼可能會答應。’
“好,等仁傑中了探花,我就答應殿下。”
“!!!”
狄仁傑震驚的看著武珝,這太陽打西邊出來了,這還是剛才那個不給李治好臉色看的珝姐麼。
“好,一言為定。”
意外之喜,意外之喜啊,李治心中高興,原本因為武珝說自己心有所屬的那抑鬱之行也好了不少。看來狄仁傑這個小跟班在武珝心中地位不低,可以多多施以恩惠。
“既然如此,我且先回去,讓孔大學士將試卷先抄錄一份過來,到時候仁傑你切莫聲張,安心在家中研習。”
李治拍了拍敵人見的肩膀,故作很關心的說道。
‘試卷?這不是還沒到每年出題的時候麼,孔大學士,原來如此。’
狄仁傑一遍應是,一邊思考著。
李治滿意的點點頭,和武珝點頭示意一下後就打開大門出去,將三小帶去皇宮。
“珝姐,你為什麼會答應晉王?這可是科舉舞弊啊,誅九族的大罪啊。”
李治走後,狄仁傑忍不住問武珝,這科舉舞弊,在教育部接手的時候就已經將舞弊處罰寫進唐律,誅九族,在現在大唐每一個人都熟讀唐律的情況下,威懾力十足。
彆看曆史上動不動就是夷三族,那也隻是三族,這誅九族這個詞出現以來,也就被前朝楊玄感被誅九族,其他就沒有過,在往後的一千多年,也就方孝孺被誅了十族,此外就再無記錄。
“我知道,但不答應怎麼辦,晉王那樣子,說都已經說了,我們聽都已經聽到了,躲不過了。”
武珝說到這,一陣頭疼,她就知道不應該相信李治有什麼好主意,果然,當初的小屁孩,現在長大了還是小屁孩,完全不考慮她們聽到這些不該聽的會有什麼後果。
“那現在怎麼辦?真的等晉王殿下送試卷過來嗎?”
“等什麼等,難不成你還真想借此當上探花郎?讓我和晉王一起參加那曲江宴?”
武珝剜了狄仁傑一眼,長的挺醜,想的挺美,就狄仁傑這外貌,當狀元都比當探花來的有說服力。
“哎呀珝姐,你就彆賣關子了,到底有什麼法子你快說啊。”
“跑,跑出長安,仁傑,這一次的科舉你也彆參與了,我們一定要在晉王將試卷送來之前跑出長安。”
“出了長安之後呢?”
“去西域都護府,等和姐夫彙合,我們就安全了。”
“.....”
狄仁傑還以為有什麼高見,原來是珝姐自己想去見他義父了,不過有義父在,好像真的就安全了,至少在這事上,他們的確是無辜的。
武珝也不管狄仁傑的反應,跑回後院寫了一封信交給下人,等襄城回來後就將信拿給對方,之後就帶著狄仁傑急衝衝的離開了燕國公府。
等襄城回來後,接過下人的信件,看完信知曉前因後果之後也是一陣無語,隻能吩咐陳中率領數十位公主府衛隊追上去護送武珝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