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雖為六國之一,但著實也太弱了一些。”
項梁看著項伯,意味深長的說道,“韓國,更在秦國東進的必經之路上,位置特殊的很。若想複國,必然難過所有諸侯。”
“兄長說的是。”
項伯聽了,也是點頭言道,“我也是如此認為的,不過,張兄當初畢竟救過我的性命,他這個忙,我自然也是願意幫的……”
“嗯,幫自然是要幫,量力而行罷了。”
項梁說道,“韓國就算不能複國,隻要他們能一直抗爭,對我們都是好事。”
沒錯,項梁是很有眼光,也很有戰略格局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項梁之所以給了張良幾千人,並不是他好心,更不是他看得上韓國。
事實上,楚國從始至終,都看不起小小的韓國。
不但看不起,而且還揍過。
不但揍了,而且揍的方式非常的奇葩。
沒錯,揍的方式,很符合楚國當時的一種自稱。
我蠻夷也!
因為楚國兩次和韓國的大規模摩擦,基本上都是源於韓國向楚國的求救。
兩次的過程基本上都是秦國攻打韓國,,韓國向楚國請求救援,畢竟韓國西邊是秦國,南邊是楚國,東邊北邊是魏國。
魏國雖然也欺負過韓國,但後來魏國自己都不行了,想打都打不動了,所以隻好恢複了趙魏韓三國聯盟,隻不過這個聯盟的作用後來也沒了。
所以,韓國的後背稍稍的安全了一些之後,卻又不得不麵臨秦國和楚國的鷹視狼顧,虎視眈眈。
背後這個魏國,壓根指望不上他真正的幫忙發力,不搞偷襲就不錯了。
而韓國,又在秦國東進的門口位置,是秦國想儘一切辦法都一定要攻打和蠶食的對象。
所以韓國很多時候就不得不求救於楚國,想要讓楚國幫忙把秦國給打退或者逼退。
但其實,楚國對,韓國這一方土地也是早就想要吃掉了。
早在韓國成立之前,在晉國還在的時候,楚國就和晉國爭霸,韓國韓氏的土地,其實就是晉國打退楚國,然後吃掉的國土。
所以,楚國人的心裡,對韓國這一片地方,是很有野心的。
結果,等到韓國朝自己求救的時候,楚國很麻溜的發兵了。
但,發兵,不等於幫忙。
對於韓國,秦國是真打,而楚國是假裝解圍。
結果,等到秦國打完了,吃到了,然後退了。
韓國還沒來得及朝楚國抱怨呢,楚國反而主動站出來,表示要韓國給出兵的報酬。
韓國人都氣壞了,心說你楚國這也太不要臉了吧?
我讓你發兵救援我,你卻隻是遠處觀望,結果你並沒有幫我,反而想要讓我給你出兵的報酬?
你特麼腦子有問題吧?
然而,楚國人一聽,瞬間就怒了。
表示,雖然我沒有直接和秦國人交鋒,但是如果不是我出兵的話,秦國人會退的那麼早嗎?
他會隻吃那麼一點就滿足嗎?
所以,我的功勞還是大大的!
你怎麼能不給我報酬呢?
韓國忿忿不平,表示自己的國土已經被秦國失去那麼多了,你還要讓我給你報仇,那你這個救兵我不白搬了嗎?
不給!
結果楚國人一聽也怒了,我跟你要,你竟然敢不給?
秦國人能吃,我憑什麼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