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賢妃看來,若非自己受天命眷顧,成功得到神物的認可,那,她終究也不過是成全祖父忠君之心的又一件犧牲品而已。
她不願意被犧牲,卻不得不去犧牲,而如今自己的冒險得到了應有的回報,那這份回報,理所當然該由自己心意去處置才對。
但無論是她的祖父老國公,還是她的父親現任英國公,都不是這麼想的。
繼承了英國公府血脈的鄧賢妃,打落地起便是這個家族的財產之一,哪怕她後來入宮為妃,身上照樣打著英國公府的標記,乃是證明皇室與鄧家親厚,皇帝待鄧家信任倚重的一條金貴的裙帶。
她不忠君,便是有負老國公與皇帝。
她不愛家,便是有愧予她血肉之身的父母。
借由“神物”之便,給包括皇後在內的高位嬪妃施以毒手,更致使宮中僅有的幾個皇子除了她自己所生的二皇子之外皆是體弱,到了後來,還不顧暴露的危險,平靜而癲狂地害死四皇子
鄧賢妃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樣樣都是不忠君也不愛家的。
但她並無負愧之感,而是在靜心潛伏,編織陰謀的同時,提早做好自己事情落敗後的種種安排。
“殺人者人恒殺之,我心中早有這封信會被寄出的準備,不過若是天命再度眷顧我一回,叫我功成,那我便會將這信件悄悄藏進禦書房中,若是後人有緣尋得,那想必會是一個令我十分愉快的場景。”
謝珝真所親眼見過的鄧賢妃,一直都是端莊而守禮的,說話總是溫溫柔柔不緊不慢,一舉一動都能體現她身為公府女兒打小就培養起來的良好教養,如許美人所說,鄧賢妃,給人的感覺好似是那明堂上高居的一尊玉佛爺。
在這封句句都直抒她胸臆的手書裡,透露出來的野心也好,惡念也罷,甚至是如上所述的一些略帶俏皮的惡趣味,都讓謝珝真感覺自己是重新認識了一遍這個令自己心生寒意的女子,不由生出些許共鳴,在感慨對方即將死去的同時,又默默將此信件的可信程度提高到了八分。
第一張信紙裡,鄧賢妃說清楚了英國公府中曾持有過的三個“神物”的由來,乃是皇帝與已逝的老國公君臣相得的印證,隻是這印證上全是鄧賢妃兄弟姊妹甚至侄兒們枉死的痕跡。
第二張信紙裡,又寫滿了鄧賢妃自得到這“神物”以來,所做下的種種案件——她的“神物”並非如鄧二、鄧四一樣的“麵板”,而是一片僅有一尺見方的奇異的苗圃,這片苗圃可以隨她心意顯現,每過一段時間,苗圃上都會生長出一株符合她需要的植物來。
起先她隻是照著皇帝與祖父的吩咐,在心中觀想自己被要求去種出的植物,但總有雜念,導致生出來的植物功效與那兩人所期待的相異,或者乾脆就隻是生得好看些的尋常花草,且取出苗圃之後在幾息的時間內變回迅速枯萎化作飛灰,幾乎是全無用處可言了。
嘗試過數次之後,皇帝和老國公便逐漸放棄了鄧賢妃的苗圃。
而鄧賢妃卻又在手書中明言自己其實是有意為之,不過是假裝能力不足,故意叫那二人放棄自己罷了,如此,她才能借由這神物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苗圃用得次數越多,鄧賢妃種出植物來的時間就越短,同時她還發現了,從苗圃裡取出的植物不再會枯萎泯滅,而是在取出之後便一直保持原來的模樣,還會受自己念頭控製著開始生長,唯一可惜的是,自己隻能令它生長卻不能令其自動銷毀
她私自瞞下了苗圃的變化,在照常按照皇帝的要求種著一些奇花異草上交,去證明自己沒拿來種其他東西的同時,偷偷地觀想起了她自己真正想要的植物。
她那時最想要一種無色無味,讓人日漸體弱且太醫無法診治出來的毒。
彼時恰好胡端妃有孕,她便成了此毒的第一個受害者,那毒是一種十分不起眼的苔蘚,隻需有水有土便可成活,鄧賢妃控製著它們,爬滿了胡端妃宮中無人注意,更沒人會特意撬開來看的地板底麵。
如她所願的,胡端妃因為體弱而難產,在生下一個公主之後血崩死去,連帶著她所生的大公主也身子不是很好。
不知道是不是這毒物的能力過於詭異,那之後過了很久,鄧賢妃都沒能再度觀想成功,隻能慢慢地控製著苔蘚生長到各處的宮殿角落裡,等待它們慢慢發揮出作用。
對於胡端妃之死,皇帝、皇後還有太後都沒能覺察出異常來,甚至太後還有意叫鄧賢妃做大公主的養母,隻是皇帝和皇後卻想要叫寧妃撫養她。
因大公主是皇帝的頭一個子嗣,又是太後侄女所生,哪怕隻是一個女孩兒,也很有影響力,所以鄧賢妃的母親英國公夫人,便想要叫這孩子順利地到自己女兒手上來。
想法很正常,隻可惜她用錯了法子。
那個時候老國公的身體越來越衰弱,為了讓下一代英國公與皇帝能繼續保持這份親近和信任,老國公便在征得皇帝的同意之後,將內情悉數告知兒子兒媳。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原本已經出嫁的鄧二姑娘回門,才剛剛沉浸在與丈夫有了頭一個孩子的喜悅中,因而回娘家來報喜的她卻無意中得到了神物認可。
鄧二姑娘獲得的那個麵板,可以修改一地氣候,隻是代價也極大,第一次嘗試著使用的時候,不過片刻便血流不止,將近足月的孩子當場化作血水,連人形也沒能生下。
而後又沒能過去幾日,她就成了寡婦,可以名正言順地歸家休養了。
得知內情又見識過神物如此奇異功效的英國公夫人,便打起了四女兒身上那個備受重視的麵板的主意。
她並不知道那神物到底會造成怎樣的後果,隻是以為既然自己的公公和皇帝都那般重視,甚至有些忌憚四女兒,那豈不正好說明,自己可以以此為籌碼,為在宮中的大女兒謀取大公主的撫養權了?
她哄著才懵懂的四女兒照自己的描述給皇帝打了差評,然後便是天災,人禍,逐一降臨,她的確為女兒奪來了公主,卻也因這個舉動賠上性命,氣死將忠君視作生命的公爹,更讓皇帝從此對英國公府生出嫌隙,讓這一家子,不得不將鄧四姑娘視作保全身家性命的唯一籌碼,隱隱與皇帝這個原本親近相依的君主對立起來。
喜歡後宮顛婆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後宮顛婆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