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寧宮內。
平時完全是個慈祥又開朗的小老太太模樣的胡太後麵上滿是疲憊之色,她坐在一張特意把腳做短了一截的椅子上,十分疲憊地靠著。
而皇帝站在她身前:“母後還是要小心自己的身子,是朕這個爹沒當好,才叫養出老二這不孝的東西來。”
二皇子的所作所為,非議長輩,放在這個時代是妥妥的不孝。
但皇帝更想不明白的是,要說不孝吧,自己也是最頂尖的那幾個之一了,自己的幾個孩子也會跟著不孝他那是半點疑惑也不會有的,怪就怪在二皇子怎麼就會如此蠢得出奇,真以為他是目前唯二身子康健的皇子,未來那龍椅非他莫屬了不成?
“鄧氏懷胎生產的時候也沒遇上什麼難事啊,怎麼此子既不肖父,也不肖母呢?”皇帝低低地說了一句。
與二皇子對父親和沒血緣的祖母之間的關係猜測完全相反,皇帝和胡太後其實非常親近,雖然皇帝當初是死了親娘才被胡太後抱養,但他們之間也並非是某些人眼中純粹隻有利益交換。
“他不是不聰明,隻是......”胡太後緩緩睜開了雙眼,“皇後無子,大皇子和三皇子都是體弱的,皇帝你先前也透露過要將三皇子過繼出去的過的意思......剩下的六皇子年紀太小,母家不顯,與二皇子實在是無一爭之力啊。”
物以稀為貴。
照著這個時代的正常人的邏輯。
二皇子健健康康長到十歲,還封了郡王,再過個三四年就可以添置房中人了,而同時他母家雖然有些落寞了但爵位和底蘊仍在,且他的姐姐背後乃是與胡太後同族的成國公府......這樣一個皇子,實在是很有投資的價值。
二皇子本人心中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過分寬鬆的環境讓他沒有半點危機感,由他看來無論公主多麼受寵,也是威脅不到自己地位的,直到成安公主無可奈何地點破謝皇後很可能會抱養六皇子之後,二皇子才慌了神。
隻是連成安公主也沒能想到,二皇子的承壓能力竟然這麼差,不過被皇帝叫去問了幾句話,就自個兒坐不住了把本該藏在心底的大實話給嚷嚷了出來,更要命的是,竟然剛好還被原本是救兵的胡太後給聽見了,氣得老人家當即就變了臉色。
“皇帝的子嗣還是太少了。”胡太後意有所指地看了皇帝一眼。
皇帝摸摸鼻尖:“老大老三身體孱弱,老二嘛,自傲過頭,老六現在還看不出什麼,但元君著實是聰明機靈,實乃吾家麒麟兒呀。”
胡太後:......
她無奈地抬手揉了揉額角:“你......罷了罷了,哀家年紀大了,你和皇後想乾什麼事情,哀家不想管也沒精力去管,你自個兒心裡頭有數就成,可千萬彆叫哀家剩下的這麼一兩年日子還要過得不安穩就行。”
對於皇帝兩口子的心思,朝堂上下皇宮內外消息稍微靈通些的人都隱隱有所猜測,作為皇帝的養母,胡太後自然也是早早就猜想到了那個可能,隻是她的確也承認自己老了,沒那麼多力氣再如年輕時一樣去拚搏,隻想著在自己活著的時候,待宮中的小輩們好些,讓他們不必如先帝朝的皇嗣們一樣,日日提心吊膽,睜開眼來入目的全是算計,是手足同胞們的血肉和屍骨......
她也沒能想到,自己平時待二皇子也不算差,怎麼卻換回來這樣的評價......先帝在時,她的確熱衷爭權奪勢,但如果她不爭,手中無權的話,是真的會死的啊!胡太後想著想著,便往皇帝的頭頂看了一眼:“養不教父之過,趁著小二年紀還小,還能掰得回來,你這個當爹的多少上心些。”
皇帝很是恭順地應了是,為把養母哄得心氣平順,說了不少好話,心裡卻想著一句“教不嚴師之惰”,打算等回去就給二皇子重新換幾個老師——這總不能再說他對兒子不上心了吧?
轉念再想想自己那雖然年紀不大,但已經表現得遠超同齡人的寶貝女兒,皇帝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了一下兒女們資質的參差,隨著陸微垣的日漸成長,皇帝也更加清楚為何最後的勝利者是她,於是愈發對陸微垣的教育上心,隨之而來的,便是對他自己其他子嗣的忽視。
母子倆聊了幾句,胡太後便叫皇帝先回去:“讓外頭的嬪妃們也彆等了,宮裡事情多,哀家這兒用不著她們侍疾,對了,再轉告皇後,讓她手頭事情忙完了,就到慈寧宮裡來一趟。”
打發走了皇帝,胡太後的貼身嬤嬤沒過太久便回來稟告說,皇帝把二皇子和成安公主都領走了,因為先前便挨了一頓打,二皇子走的時候還一瘸一拐的,成安公主也是眼淚流個不停,就是不曉得是知錯羞愧,還是見不得弟弟被打。
胡太後沉默了一陣,才道:“成安倒是有些像鄧氏的,可惜了,養女養得這般好,親兒子卻養成這個模樣,不過若鄧氏還活著,恐怕也不會多後悔,說不定這就是她的本意呢——你去取些端妃的舊物給成安,告訴她彆太著急婚事,無論如何,哀家既是祖母,又是姑祖母,總會給她做主的。”
這一日。
胡太後氣了一場。
二皇子挨打,成安公主遭受訓斥。
最慘的何桑柔徹底沒了外命婦的身份。
一場針對林翹的算計也在無形之中被擋了回去。
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曾被當事人們擺到明麵上來,舉辦宮宴的大殿內依舊是歌舞升平,眾人歡享美酒佳肴,其樂也融融。
謝珝真借機把重華宮裡伺候的宮人來了個大換血,特意將那個去給二皇子搬來胡太後這“救兵”的小宦官給單獨提了出來,再經由尚宮局安排進榮樂長公主府裡去——你的誠意我接收到了,但是你的手伸得太長,我不喜歡。
榮樂長公主收了那小宦官,轉天兒,便將在自己府中的人又放出去一部分,其中一個她往日十分重用的長史,也得了特賜的銀兩,回家養老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