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七月底,距離八月隻剩下寥寥數日。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震撼人心的消息迅速傳遍了大明的每一個角落:朱楩在安南取得了巨大勝利,並成功擒獲了安南皇帝陳日焜以及眾多安南權貴和朝臣。他們將一同北上京城,向朝廷報功。
與此同時,另一件大事——南北榜案也在同一時間傳遍了大江南北。原本,這件事不過是一場科考舞弊案,並不值得大肆宣揚,但由於朱楩的安南大捷,使得本該因罪受罰的監考官員和考生們得以保命,這成為了安南大捷的一段番外故事,引起了百姓們的熱議。
朱楩因此成為了以戰功拯救聖賢的英雄人物。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百姓們對儒學聖賢充滿了敬意,尤其是那些讀書人更是如此。而劉三吾作為當今的儒學聖賢,他的生死牽動著無數人的心弦。即使這場勝利隻是偶然間解救了劉三吾,朱楩仍然成為了許多學子心目中的英雄。
除了朱棣已經知道了朱楩得勝而歸的消息外,寧王朱權也稍晚收到了消息。他們倆可是關係非常好的兄弟,一個在大明的最北邊,一個在大明的最南邊,相隔甚遠,連通信都很困難。今年正好趕上寧王妃懷孕了,否則他真想去京城為好兄弟慶祝一下。
事實上,北方這兩年的戰事並不少。本來采用了朱楩提出的招安策略,確實安撫了一些牧民,通過閃電戰也使得周圍的一些部族投降並逐漸融入了漢文化之中。然而,對於遠方的部落來說,這個策略卻失效了。草原廣闊,這些遠方的部族采取了你來我就跑、你回我就騷擾的作戰方式,一直在邊境外圍搗亂。
儘管有一些已經臣服的部落和牧民在外圍形成了一道屏障,使得境內的漢族民眾不再受到騷擾,但畢竟那些歸降的人也是大明的子民啊!而且,朱楩發明的蜂窩煤這種好東西更是讓這些北方部族垂涎欲滴。因此,朱棣和朱權兩人不得不組織起防線,派出軍隊在外抵禦可能隨時出現的騷擾。
朱權雖然沒有打過多少場大勝仗,更多的時候隻是將這些“蒼蠅”趕走而已。然而,他在當地仍然是一個勤奮政務、關心百姓的好王爺。他在大寧開設的酒坊不僅滿足了當地的需求,甚至還能供應整個北方地區。因此,朱權也依靠朱楩提供的技術發了一筆小財。而他則將這些錢財用於開辦職業技術學院和發展牲畜養殖業。這樣一來,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還為百姓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平。
所以即便大寧地處北寒,但卻也引來更多的人口和更多歸順的牧民,也是因為這樣這朱權才有時間研究造人,這不又給朱元璋添了個不知道是孫子還是孫女。
還有其他的一眾兄弟,在得知安南大捷的消息後紛紛寄出信件表示祝賀,像遼王朱植,慶王朱栴,這幾位兄弟都給自己的十八弟寫了好幾封信。
而朱楩此時還在邕州府裡悠閒的吃著螺肉熬的湯頭做的米粉,有滋有味兒,袁巧兒倒是吃的不香,畢竟明日就得離開邕州繼續北上了,好不容易才見到大姐,才幾日時光又得分彆,下次見又不知是何年月。
袁文兒三十出頭的年紀,臉上仍然光潔,卻絲毫看不出歲月的痕跡,隻是氣質當中便有一股長姐與母親的感覺,讓朱楩想起了京中的兩位女子
袁文兒倒是極會安慰人,對著有些悶悶不樂的袁巧兒說到“怎麼啦?這是誰惹得我的好妹妹不開心啦?”
袁巧兒嘟嘟嘴“沒誰,就是有些舍不得姐姐。”
“沒事兒,你們在雲南我在廣西,離得又不算遠,等你和殿下複命結束回封地了,我便來雲南找你們,而且母親和弟妹都在,我也很久沒見她們了。”
袁巧兒這才心情好了些“那到時你來了,我讓殿下派人去接你。”
“成,我給你們多帶些酸筍。”
第二日一大早,朱楩和袁洪率領著一眾部下,在城門處向韓聞道彆後,便向北踏上了返京之路。然而,就在前一晚,朱楩並未回到自己的房間歇息,而是來到了韓聞的書房。他們暢談了整整一個通宵,但究竟談論了些什麼,無人知曉。不過,當第二天兩人道彆時,韓聞的眼神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似乎充滿了激情和對未來事業的憧憬。
繼續向北行進,就將抵達如今廣西的首府桂林府。一路上,朱楩的腦海裡始終回蕩著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名言。對於桂林的美景,他早已心馳神往,留下深刻印象。在前世,他使用過的20元軟妹幣上所印製的正是這片迷人的風光。
如今,沐晟早已率領著安南權貴以及大隊人馬踏上征程,而朱楩等人則成為了壓陣的後軍。這其中的原因有二:一是為了讓袁洪、袁巧兒能夠多陪伴袁文兒一些時日;二則是晚點啟程可以避開喧鬨,享受一份寧靜。畢竟,他帶領安南皇帝和朝臣們北上的消息已經傳遍全國,所以由沐晟帶著他們去玩兒,去消費便已足夠,也不用自己每到一處都得苦哈哈的親自找當地知府放行。
往桂林方向走的路上,袁巧兒與柳柳顯然是因為剛與袁文兒分開,有些不舍,所以興致不高,兩人就這麼趴在車窗邊呆呆的望著外麵。
朱楩也沒好上去安慰啥,隻是給她倆剝著龍眼和荔枝,其實朱楩昨晚和韓聞的徹夜暢談已經有了不少的規劃,但是他現在沒法兒和袁巧兒細說,隻能是苦了他的小姑娘再等等了。
等朱楩一行人到了桂林府,桂林的左右布政使與都指揮韓觀都來迎接,因為沐晟到的早,所以大家都知道這些安南人邕州創造的經濟效益,給邕州帶了了不少的賦稅,這桂林府自然也不願意放走這堆行走的錢袋子,州府自派人手來承接起了導遊工作,已經玩兒了兩日了。
朱楩也好奇這靖江王去哪了,雖然和他沒什麼情分但好歹也是親戚,怎麼也該見上一麵不是,遂聞布政使這才得知,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早在四年前就病逝了,而今的世子朱讚儀還沒承爵,今年三月的時候,被朱元璋叫去京城,據說是要他順著已經封藩的藩王那裡拜訪一圈,學習一圈再回桂林承襲爵位,頗有些前世夏令營的味道。
本來專程來一趟桂林就是想見見這裡的親戚的,沒想到一個死了,一個走了,也算不巧,便真成來這兒旅遊的了。
朱楩也就帶著興致不高的袁巧兒與柳柳兩人去看了象鼻山,順著漓江乘著竹筏,欣賞著十裡畫廊的美景,當地百姓們就在江邊收獲著秋收的水稻,水牛們在水裡吐這泡泡,小鳥就停在它的牛角之上。
真不怪水墨畫將景色描繪的如此如仙境一般,隻有親身踏足至此才能感受到自己已然融合進了畫卷,置身仙境。
朱楩與其他藩王不同的一點就是喜歡在城內的飯館兒鋪子裡找尋當地最貼近民風的吃食,這也是讓袁巧兒與柳柳兩個小饞鬼稍微能打起些精神的樂趣所在了。
隨意找了家看著還不錯店鋪,每人都點上一碗最具當地特色的米粉,這裡的米粉做法與邕州的不太相同,邕州更重湯底全部精華都在那一碗湯料中,而桂林米粉則是拌粉,以各種香料與草藥製成鹵水,再以鹵水拌勻,美味無比,清爽無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