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軍情無憂。”王永吉稟報道。
隨即,指著沙盤中的長城三協防禦圖。
繼續道“陛下,臣收到建奴叩關的消息,立即部署大量密探,遠出龍井關長城、黃崖口長城、古北口長城一百裡,偵查敵情。”
“一有消息,快馬馳報。”
“另外,臣還命薊州總兵薑應魁、遵化總兵李寶嘉,增派兵力,加強黃崖口長城、古北口長城和各個烽火台上的守衛。”
“龍井關長城方向,臣亦派出一千兵馬,嚴防死守。”
“一有敵情,立馬點燃烽火台告警。”
“目前,龍井關方向、黃崖口方向、古北口方向,均未發現建奴動向。”
“隻有多爾袞率叛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以及正白旗、鑲白旗大軍,圍攻山海關。”
“高總兵多次求援,密雲、遵化、薊州方向無軍情,臣請陛下,再派猛將,率一軍支援高總兵,堅決守住山海關。”
崇禎搖搖頭“山海關方向,朕已派戚元弼率一萬戚家軍馳援。”
“平西王帶回關內的50萬百姓,高第也可就近征調,成軍潛力巨大。”
“所以,山海關方向,朕並不擔心。”
“朕擔心的,還是中協和西協。”
王永吉一時無言。
畢竟,他能做的,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沒有敵情,他也無計可施啊!
崇禎看眾人沉默,扭頭看向王永吉。
“王督師,朕把唐將軍給你帶回來了,助你守通州。”
“唐將軍原是密雲總兵,可是密雲的活地圖啊。”
王永吉大喜“陛下,唐將軍是大明最熟悉密雲城的人,有唐將軍助臣,密雲無憂也。”
唐通站在一旁,臉有愧色。
“陛下,王督師,諸位將軍,罪將無顏見密雲父老。”
“隻求,略儘微薄之力,殺建奴、為國守城。”
崇禎輕輕一笑“唐將軍何出此言,先前是朕有愧唐將軍。大丈夫處天地間,自當能屈能伸,過去之事,不必再提。”
“罪將遵旨。”
崇禎笑笑“唐將軍,你長期與建奴打交道,你說說看,多爾袞破天荒猛攻山海關。其他方向,隱忍不發,意欲何為?”
唐通點點頭,不遑多讓。
“陛下,王督師,諸位將軍,先前關外有平西王關寧軍駐守,建奴一向是佯攻山海關,實則走長城一線。”
“此番李自成圍京師,與陛下鏖戰良久,多爾袞叩關,必定傾巢而出、傾國而動,如此大軍,必定兵分多路,不止山海關。”
“罪將以為,不管是龍井關、還是黃崖口、亦或是古北口,都有可能,非重兵無以把守。”
“可出三路重兵把守的話,耗費巨大。兵力分散,又會致城防空虛。到時候,守得住一路,守不住兩路。守住了兩路,守不住三路。”
“依罪將看,不若派一員猛將,死守龍井關。”
“黃崖口、古北口長城方向,立即堅壁清野,將沿途鄉民,全部遷入薊州、遵化兩城。”
“王督師隻需多派哨騎,探查建奴進軍路線即可。”
“若此,建奴大軍襲來,無以補充,必不能長久。”
“到時候,陛下再出奇兵,斷敵糧道和歸路,必可聚殲建奴於堅城之下。”
聞唐通之言,王永吉不置可否,扭頭看向崇禎,尋求答案。
放棄兩道長城關口,讓建奴兵臨城下,萬一城破,那可是殺頭之罪啊。
如此風險,誰敢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