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行程順利、安全,林宇出使一事是保密的,對外隻說是派他去平西軍做監軍,就連攜帶的國禮都是以安陽公主為借口準備的。
弘嘉帝雖然不是明君,在對外戰爭上也軟弱,但開疆拓土對他依然有吸引力,林宇又是他十分看重的心腹,所以他下令此事嚴格保密,就連心肝寶貝兒的麗貴妃母子都不知實情。
榮韶光等人聽說弘嘉帝派監軍去平西軍很高興,認為這是弘嘉帝越來越忌憚榮韶淩的表現。
唯一遺憾的是監軍給了林宇,若是給他手下的人,那藍晏清這次彆想活著回來,可惜了。
藍晏清來到軍中,並不著急與樓蘭發生大戰,以防禦為主,不時小規模的騷擾一下,在樓蘭大規模反擊的時候就退回去,他在等著林宇。
林宇一行並不順利,西夜王是個夜郎自大的性格,又不滿足於樓蘭那點兒國土,要求宣朝出軍費,他篤定如今宣朝與樓蘭開戰,急需他出兵援助。
出軍費那是不可能的,西夜王不肯召見,林宇也不著急,帶著禮物拜見了幾位高官及大家族族長,也並不提出兵一事,隻說拜訪,憑借貴重的禮物以及自己的談吐涵養,倒是得了不少好感。
這些人並沒有西夜王那般自大,對兩國聯合一事是十分讚成的,這符合西夜利益,畢竟所分得的樓蘭國土,麵積足有西夜國土的三分之一。
西夜本就已打定主意,在樓蘭與宣朝的大戰中趁火打劫、分一杯羹,如今還是派出那些兵馬,就能得到大片國土,何樂而不為呢?
打劫的對象若是宣朝,那頂多搶點兒東西。藍家鎮守西境多年,戰敗過,但從未丟失過國土,偶有被占據的,不出一年,必定奪回。
隻是西夜王貪心不足,認為此時兩國已經開戰,宣朝迫切需要支援,就想借機拿捏一下,讓宣朝多出點兒血。
他們身為西夜的臣子,自然也是偏向西夜,若能讓宣朝多出點兒血,那也很好啊,所以他們不急著勸西夜王,況且西夜王在朝堂上固執專斷,不好勸。
隻是他們沒想到林宇也不著急,每日拜訪他們並不提此事,隻是一副結個善緣的樣子。
後來使團中一個小吏說漏了嘴,他們大人打算帶使團前往西夏,為安陽公主慶賀生辰。
宣朝當年被迫嫁公主和親,後來和親公主又被迫改嫁殺夫殺子仇人,侄媳改嫁亡夫叔叔,這在宣朝是奇恥大辱,所以宣朝與西夏往來並不親密。
但雙方明麵上畢竟是姻親,宣朝與西夜談不攏,那再和西夏談也正常,在利益麵前,恥辱算什麼,當年宣朝還不是捏著鼻子認下了公主改嫁一事。
這下西夜的貴族著急了,西夜與西夏勢均力敵,雙方之間隔著樓蘭與宣朝,並不接壤,若是被西夏得了樓蘭國土,西夜鄰國又多一勁敵。
最終靠弄權諂媚登上高位的西夜大司馬告訴林宇去求西夜王的寵妃雲姬,她酷愛中原的精美絲綢。
這些東西林宇都有準備,畢竟哪朝都有麗貴妃這樣的人物,從前隻是不確定寵妃能不能乾預政事,如今有了指點,林宇就直接投其所好了。
雲姬收到了許多專供宣朝皇室的上品貢緞,還有許多精美絕倫的蘇繡、蜀繡繡品。
有了後宮和前朝的共同努力,西夜王也怕拿捏到最後雞飛蛋打,終於召見了林宇,兩國共同商定了此事。
十天時間,林宇順利完成任務返回了宣朝,見過藍晏清,交待好一切後,就啟程去了西夏。
畢竟離京時借了安陽公主的名兒,安陽公主的生辰也確實到了。而且也可以逼西夜儘快出兵,免得他們推脫拖延。
京中人不知實情,除了宮裡準備的那份兒,皇後和李昭儀還專門給公主準備了不少東西,這一片慈母之心總得送過去,對公主也是個安慰。
李昭儀是安陽公主生母,因為公主的再嫁,弘嘉帝為了顯示恩德,將李美人晉位成了李昭儀,拿女兒換來的這個昭儀,她心酸苦澀。
安陽公主年輕貌美,有中原女子特有的溫婉,又是老夫少妻,西夏王對她十分寵愛。
林宇一行人得到了還算隆重的接待,甚至可以在沒有西夏人監視的情況下麵見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