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自己嫁了個不靠譜的夫君,對弟妹的心情特彆能感同身受,對這個弟弟多次勸解無效後,也懶得再理他了。
太後現在雖然覺得長兄年老糊塗沒了分寸,但對這個幼弟,那是更加看不上眼的。子不教父之過,徐卓林品行敗壞、貪贓枉法,與缺少正確的教育引導是分不開的。
兄弟們是沒有希望了,如今隻能將希望落在侄子們身上,“派些人悄悄看著幾位少爺,尤其是大少爺,看看他們的言語品行到底如何。”
深夜,太後在對家族的擔憂中輾轉反側。
十一月初四,恰好是大朝會的日子,一大早,天還蒙蒙黑,文武百官就要冒著寒氣上朝了。
今天的天很冷,但朝房裡卻挺熱鬨,昨天的事傳播很快,許多官員連夜挑燈寫奏折,都等著在今天參一本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榮韶淩高高在上的坐在龍椅上,就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人眼下烏青,一看就是沒休息好的,但眼睛卻亮的嚇人。
榮韶淩心中冷笑,猜到他們大約是想參藍敏儀的。
藍敏儀人還沒回來,江南的消息卻早已傳了回來,公主一行人下江南,名為散心,實則是去查案的,江南的鹽商已被一網打儘了。
這京中大半的官員都有鹽商的供奉,如今鹽商沒了,他們的財路也斷了,對於斷財路的藍敏儀,那一個個是恨的咬牙切齒的,如今送上門來的機會,這些人怎會放過呢。
雖然有許多人懷疑公主南下之前失寵的傳言是苦肉計,陛下還是在意公主的,對這事有些疑慮。
但一想到公主得了個查鹽商的倒黴差事,得罪了朝中大半的官員權貴,他們又相信公主失寵了。
陛下若真疼愛公主,又怎會讓她做這得罪人、招人罵的苦差事?父女之間肯定是有了矛盾。
於是都察院的禦史起頭,禮部的官員幫腔,帶動起來參藍敏儀的熱潮。
當然,保藍敏儀的人也不少,雙方吵了個不可開交,朝堂上鬨哄哄的像是菜市場。
奇怪的是,往常向來維護藍敏儀的榮韶淩一言不發,穩穩當當地坐在龍椅上看戲。
直到一個多時辰後,他聽累了,眾官員也沒什麼詞了,他乾脆的一揮袍袖,“此事待公主回京後再議,退朝!”
被舍下的眾人麵麵相覷,心中還有些雀躍賭對了,公主真的失寵了,否則陛下早就罵他們了。
退朝後,徐相爺被太後身邊的太監請到了壽康宮。
前朝的事太後得了消息,沒心情與兄長廢話了,直接開門見山地說“兄長,針對藍家的安排該停手了。“
“停手?難道太後娘娘不知道,卓林的事就是她捅出來的,她在南下途中遇到了一個攔路喊冤的女子,接下了狀子,才將此事先到了陛下麵前。”徐相強忍怒氣。
“那又怎樣?終究還是卓林自己做了錯事。而且敏儀是奔著成為武將努力的,與我們文官家族實在沒有什麼利害關係,她隻是一片赤誠善良罷了。”
太後年歲越大活的就越清醒,他了解蘭敏儀的為人,她掀開此事,隻為討個公道,替人伸冤,尋求公平公正,而不是朝堂傾軋。
這江山是她兒子的,未來會是她孫子的,這朝中就需要有這樣的人,子孫的江山才能代代不絕。
喜歡宣和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宣和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