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敏儀打算在傅家坡設伏劫殺宛奇,故而一連三天都在全力趕路。
可為了不被西夜人察覺,她們隻能繞遠路,再加上本來就出發晚,雖然行軍速度快,卻一直沒能追上西夜軍。
眼看距傅家坡隻有二十裡時,負責監視敵軍動向的斥候傳來了消息西夜軍先頭部隊距傅家坡已不足三十裡。
以騎兵的速度,此時在西夜軍前趕到傅家坡是沒有問題的,但設伏就有些勉強了,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藍敏儀與藍憶豐對視了一眼,隻略沉思了一瞬就下令“放棄傅家坡,出境!”
她們隻有一次機會,必須保證萬無一失。
藍敏儀說完就催動戰馬繼續前行,藍星等人早猜到了這個結果,也不再勸解。
又是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後,他們進入了西夜境內,行軍速度便慢了下來,更多了幾分小心謹慎。
雖然這附近沒有駐軍,藍敏儀還是派出了數支斥候小隊在四周不斷探查,後方也有專人掃清行軍痕跡,以期神不知鬼不覺地到達清山道。
與此同時,西夜王催促宛奇回歸的密信也快馬加鞭地送出了臨時行宮。
藍平命人將西夜王的布防信息透給了叛軍,導致西夜王丟了一處軍糧運轉的重鎮,幾乎被逼至絕境了,隻能不斷催促宛奇回援。
兩天後,藍敏儀率兵抵達了清山道,此地確如藍天所言位於兩山之間,道路狹窄,是伏擊的絕佳地點。
不過這輿圖是多年前藍天派人悄悄潛入繪製的,一來不夠詳細,二來多年過去了地貌恐有變化,所以藍敏儀又派人在附近仔細探查。
幾經探查最終選擇出了最佳的埋伏位置,並將不便帶上山的戰馬藏在了清山道北麵的隱蔽之處,以備戰後及時撤離。
度過了不怎麼舒服的兩夜一天後,斥候終於傳來了消息,西夜軍先頭部隊已到達兩國邊境,宛奇果然如預期的那般帶了五千精銳騎兵脫離了大軍,向清山道趕來。
在山上等的心焦的眾人聞訊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這兩天除了一遍遍的完善埋伏的細節就沒彆的事可乾了,簡直煩得要命,這幫磨磨蹭蹭的玩意兒終於來了。
宛奇接連接到催促他回援的旨意,說是不心急是假的,但他率軍走的每一步仍然十分小心。
在宛奇看來,藍敏儀骨子裡是有一點兒狠勁兒和瘋狂的,從她親手射殺表姐以及後續的報複就能看得出來。
在烏荼泊,打算伏擊的兩萬宣軍被他反包圍以至全軍覆沒,以藍敏儀的性子,不太可能眼睜睜看他全身而退卻不實施報複。
隻是宛奇實在過於小心,若隻是行軍途中多派幾支斥候偵查也就罷了,因為擔心水源被宣軍投毒,宛奇還下令不許大軍在行軍途中尋找水源。
明明在途中就有三處固定的水源,他們來時也是在途中取水的,這次卻隻在仍由西夜軍控製的臨春城補充了食物和水。
長途行軍攜帶大量飲水必然不太容易,增加了負擔不說,每人的飲水量還須得計算控製,麻煩的要命。
手下眾將官都認為損失慘重的宣軍此刻正在心中慶幸他們主動撤軍,絕不會再來冒險阻擊,故而對於宛奇過於謹慎的做派頗有些怨言。
宣朝人雖然心裡不見得多良善,可麵上卻是最重仁義的,不太可能做出水源投毒這種有傷天和的事,畢竟誰想在史書中留下惡名啊?
就算宣朝人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還能三處都下毒不成?其中一處取水地是濟川河上遊,濟川河流經數座城池,是附近百姓命脈,藍敏儀怎敢在其中下毒?
再者懷疑有毒,派人提前試毒不就行了?犯得著如此大費周章嗎?
將官們還隻是發些牢騷,底層士兵們就有些怨聲載道了,畢竟將官們都有特權,真正受到限製的是底層士兵,負責運水還不能喝飽。
怨氣多了,士氣就有些低迷,可宛奇始終堅持己見,對底下的抱怨視而不見。
直到平安離了宣朝,踏上了西夜的國土,宛奇腦中緊繃的弦才算是鬆了。這一路上風平浪靜,絲毫沒有受到宣軍的騷擾,可見宣軍損失慘重真的沒有複仇之力了,況且他不認為宣軍敢於踏入西夜領土。
至此歸心似箭的宛奇也終於敢分兵了,他選出了五千精銳騎兵隨他抄小路前去救駕,其他人則由副元帥帶著走大路。
因為放鬆了警惕,也因為事情緊急,宛奇的斥候根本沒時間四處探查。
藍敏儀帶著將士們埋伏在兩側山上,壓低了身子小心隱藏著,看著宛奇的斥候快速的通過了清山道,在確認了前路暢通無阻後又迅速返回報信。
埋伏的眾人握緊了手中的武器,來了!
喜歡宣和公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宣和公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