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市市場的建設穩步推進著。為了趕進度,據張遠的統計,前前後後,已經聘用了超過萬人的各種匠人以及幫工的民夫了。短時間內要動員這麼多人,固然很難,但其實最難的還不是這個,最難的是建築材料的收集和運輸。木、石、磚、瓦等材料,倒不是沒有,隻是越到後麵越需要去往更遠的地方收購,而隨著距離不斷的拉長,運輸問題便越使人撓頭。許多時候,進度的滯後,並不是因為人工,而是因為材料無法及時到位導致的。
北境邊境線上,大片的荒野,並不缺少水源,隻是那些基本上都是些小溪小河,雖然偶爾會在一些低窪地帶形成寬闊一點的湖泊,但那根本沒有辦法利用起來,形成水運係統。張遠在考察過那些寬窄不一,深淺不均的河流後,最終還是隻能老老實實的回歸現實,不再打水運的主意了。為了提升運力,除了征召人工外,還得要征調更多的牛馬騾。於是,一個奇觀便在從黑龍城到互市的二百多裡大道上持續上演著。每一天裡,從白天到黑夜,都有無數的牲口川流不息的行走在這條路上,無數的生活物資和各種材料被送往互市工地。原本坑窪不平的路,經過這一番折騰後,竟然慢慢的被牲口不斷的踩踏變成了一條寬闊、筆直、平坦的路。這讓原本還想著要不要花點錢修一修路的張遠等人,都大感驚喜。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不過,路雖然讓牲口們踏平了,卻也同時產生了一個問題道路上牲口的糞便太多了。這些糞便且不說美觀不美觀的,隨著越聚越多,已經到了影響運輸效率的地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張遠不得不組織人去清理那些糞便。不過,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居然還意外的產生了一個商機糞便生意。這玩意兒居然還能產生效益?不用奇怪的,世間萬物,皆有來處,自然也會有去處。
那些牲口的糞便,經過發酵處理會成為肥料,用來種植;若是風吹日曬後,乾透後又可以變成燃料,用來燒火取暖。這些還是張遠後來才了解的事情。話說,幾個月前,當張遠正在煩惱著要怎麼做才能更快地清理掉路上的那些排泄物時,就有一個穿著富貴的人找上門來了,說是要免費承攬下這條路上的糞便清理工作。張遠聽完對方的來意後,心說還有這種好事兒?這是猴子搬來的救兵嗎?真的是雪中送炭啊!儘管這事兒,總讓他有點難以理解,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一個看起來還蠻有錢的人會來承攬這種事兒。但是,正在煩惱不已的張遠,為了儘快解決這個問題,便想直接答應下來。不料,在他正要點頭之時,另有一個看著也是個有錢的商人模樣的人走了進來,來意居然也是為了承攬糞便的清理事宜的。而且這倆人不僅認識,而且似乎互相之間還有點過結。
張遠可是個精明人,到了這裡,哪還不知道這裡麵的事兒肯定沒有那麼簡單的。雖然他還是不懂為什麼有人要來競爭這玩意兒,但毫無疑問,這裡麵絕對是有利可圖的。而瞧這兩個人同樣的衣冠富貴,這樣的人不用想都知道斷然不會隻為了些“蠅頭小利”而出動的,那這麼說的話,莫非這裡頭的“利”還不小?長了心眼的張遠見狀,便知道這個事兒不能隨隨便便就答應下來了。於是經過一番“公平、公開、公正、自由”的競爭後,由其中那個姓牛的商家花了“高價”承包下了未來一年的道路糞便清理的生意。之所以,隻有一年,也是張遠不知道這裡麵的門道,怕吃虧了還不自知,因此故意和對方簽的短約。不過為了安撫那位牛老板,張遠還是答應他等明年重新招標的時候,讓其擁有優先權。而另一個人,張遠也沒有讓其空手而歸,而是與其約定,互市市場的糞便清理業務將由其承攬,不過簽的同樣也是一年的短約。
搞定了這件事後,正所謂術業有專攻。不到兩天,路上的牲口糞便就被清理一空了。牛老板還在道路旁沿線挖了好幾個大坑,用來堆放那些排泄物。又沿路修建了許多簡單棚屋,實際上就是廁所,既有給人用的,也有給牲口用的。而主動將牲口帶到那些棚屋進行排泄的,便能免費讓牲口喝個水以及吃一些草料什麼的。這一舉措,也大大減少了那些牲口在路上隨意排泄的行為。經過這一番整治後,整條道路的路況獲得極大的改觀。而那些排泄物被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後,或做肥料,或做燃料,都是可以賣錢的。這便是一整套的生意經了,裡麵的利潤有多少,張遠不清楚,不過隻看牛老板的樣子,想必是很可觀的。其實,牛老板的這些舉措,並不複雜,投入也不多,隻不過,要弄清楚裡麵的門道,也是要花些功夫的。
張遠將這件事情,報告給張恪後,倒是忍不住有些感歎。他倒也不是在眼紅這樁生意,相比起張遠負責過的大生意,無論是礬石礦,還是與虎族的貿易或是市舶司來,這些還真的不算什麼的。他隻是覺得,真的是各行各業都有其道,此事也算讓其又開了個眼界的。張恪倒隻是對此笑了笑,畢竟在另一個世界生活過,張恪對此倒是有所了解的。據一些史料記載,明清時期,在那些大城市裡,糞便的收集、處理及銷售,就已經形成產業鏈了,這樁生意甚至還引來了黑白兩道的爭搶,由此可見其炙手可熱的程度。鼠有鼠道,蛇有蛇路,行有行規,任何行業都有它自己的門道,隻要是有利於社會的良性運轉,就應該予以尊重和支持。對於張遠在這件事情上的處理,張恪還是滿意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經過這一番處理,這條黑龍城直通互市市場的道路,變得乾淨整潔了,又經過無數車馬不斷的碾壓,也越來越平坦堅硬,這條筆直的大道,如同巨龍一般橫亙在這片荒野之上,看起來蔚為壯觀。在張遠的提議下,張恪還為其取了個名字黑龍大道。
馬車行走在黑龍大道上,張恪抱著小狐狸坐在馭手旁邊的座位上看著北地的風光。極目望去,這條筆直的道路仿佛無窮無儘般向前延伸,一眼望不到邊。路上各種牲口拉著各色貨物行走其上,讓這片荒野之地顯得生氣勃勃的!看著這一切,倒是讓因為京城的暗流而心情複雜的張恪,舒緩了許多。
對張恪來說,無論是皇帝或是唐龍宗師,自從他上京後,對他還都是極好的,從感情上他並不想分出什麼高底的。而從現實麵講,他也不希望他們之間出問題,因為毫無疑問,內部的動亂,尤其是像他們倆這個級彆的矛盾衝突,其危險性甚至會比外部之敵,更為的可慮。其所造成的內部分裂和衝突,由此形成的內耗,若不能及時化解、止損,甚至有可能拖跨這個國家的。希望不會到這一步吧。
距離太遠,張恪知道著急也沒有用。可能也是因為怕他擔心吧,周勃才沒有向他提及這個事兒。暫時放下這個隱憂,張恪又將注意力集中到了互市的事情上。而隨著互市市場臨近開市,已經開始有商家過來洽談入駐的事情了,有些甚至是從京城遠道而來的。
張恪一回到互市,聽說有京城來的商家後,便趕緊過去找人,想著能否從對方那裡了解一下京城的事情。沒想到見到來人後,居然還是好朋友。張恪望著麵前的兩個人,驚喜的道“增文兄、啟明兄,怎麼是你們?嗬嗬,小弟這廂有禮了。”
楊博和陳亮回了個禮後,楊博首先笑著道“敬之風采依舊,可喜可賀啊。今年年初時,便聽說了敬之又要在北方做大事了,我和啟明兄便想著要過來緊跟敬之的腳步,發發大財的。隻是,朝堂上一直都沒有準信兒,因此耽擱了一段時間,直到兩個月前,才發了正式的文件。我和啟明兄,隨後做了些準備,便緊趕慢趕的跑來了。”
陳亮接口道“倒是沒有想到,到了這裡後,這個互市居然已經建成這個模樣了,我還以為,這裡還是一片荒野了,瞧這進度,應該很快就會開市了吧?”
張恪點了點頭,隨即便道“二位兄長,遠道而來,且隨小弟先回住處,讓小弟為二位兄長接風洗塵,有什麼話咱們稍後再來細說。”
張恪帶著楊博、陳亮回到自己的住處——互市監的後院。根據朝廷的批複,管理黑龍互市市場的機構,名曰互市監。互市監既是官署名,也是官名,張恪自然便是第一任的互市監了。品級與市舶司使同,也是五品。雖然這一年多,張恪已經放手不管市舶司的事務了,隻是朝廷到目前為止,也並沒有另外委派他人接這個差事兒。不過,並不是沒有人想坐這個位子,事實上是太多人爭搶了。畢竟如今的市舶司衙門,掌管著巨大的貿易,創造著巨量財富,如何能不引人覬覦呢?皇帝對此自然心知肚明,隻是當初在設市舶司衙門時,是獨自設立的,與其它部門基本上沒有什麼聯係,這讓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獨立性。而哪怕張恪放手這麼久了,但它的運轉卻一直都很穩定,倒是也沒有什麼迫切需要要另外找人補這個缺的。基於這些原因,張恪的市舶司使這個職位,便一直都保留著,皇帝至今也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說法。不過,如今張恪事實上已然另起爐灶了,相信市舶司使還是要另外找個人來頂的,想來到時候,必會引來很多人的爭奪的吧。
喜歡小族長的奮鬥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小族長的奮鬥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