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二人利用自身聲望,拉攏那些被耿家士族打壓的豪紳。涼州之豪紳,聞風而動,紛紛加入叛軍。叛軍之勢,日益浩大。眾人推舉邊章為統帥,欲與朝廷抗衡。
皇甫嵩者,自恃剿滅黃巾有功,威名遠揚。聞涼州叛亂,不等董卓之軍至,便欲獨建奇功,率先對叛軍發起進攻。
戰場之上,風沙漫天。皇甫嵩身披戰甲,指揮若定。然韓遂與北宮伯玉之軍,驍勇善戰,且戰術詭譎。皇甫嵩之軍,漸露敗象。
皇甫嵩心急如焚,親自上陣,欲挽狂瀾。然亂軍之中,矢石如雨,其身旁士卒紛紛倒下。皇甫嵩心中悔恨交加,暗歎自己過於輕敵。
韓遂立於高處,見皇甫嵩之窘態,大笑曰“此等狂妄之徒,竟不自量力,妄圖以一己之力破吾大軍,實乃癡人說夢!”北宮伯玉亦高呼“破敵就在今朝,眾將士,奮勇殺敵!”
叛軍士氣如虹,皇甫嵩之軍節節敗退,損失慘重。
董卓而至,聞皇甫嵩之敗,氣憤不已。謂左右曰“皇甫嵩狂妄自大,竟不等吾這個副將,欲獨吞功勞而敗,真乃自不量力!如今兵力損失,何以再戰?”
李儒在側,拱手道“主公,皇甫嵩乃怕主公您來搶其功勞,故而獨自行事。”董卓哼一聲道“皇甫嵩自覺剿滅黃巾,便皆是其功,認不清現實。此次功勞,他還欲獨吞,真是無恥。當年其叔父皇甫歸便是如此,如今他亦這般,莫非其皇甫家皆遺傳此等劣性?”李儒嗬嗬笑曰“如今皇甫嵩大敗,朝廷必加懲罰,也算替主公除了黃巾時被奪功勞之氣。”董卓欣慰點頭,心中暗想不知朝廷能否用吾為主將。李儒觀其神色,笑曰“主公,今皇甫嵩敗退,朝廷定然懲罰。此次,朝廷必用主公為主帥。”董卓見李儒猜出心思,嗬嗬笑之。
邊章與韓遂,乘勝追擊,擴充勢力,危及三輔地區,涼州之地,陷入戰亂之苦。百姓流離失所,怨聲載道。而朝廷之中,對於涼州之亂,亦是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
皇甫嵩兵敗之訊,未幾傳入朝廷。漢靈帝聞之,雷霆震怒,怒斥皇甫嵩無能至極。蓋靈帝本欲以皇甫嵩抑董卓,孰料董卓未抵戰場,皇甫嵩已敗績,致其全盤計劃皆亂。
靈帝怒不可遏,當即下旨撤去皇甫嵩主帥之位,欲封董卓為主將。值此之際,宦官張讓急諫曰“陛下,董卓此人睚眥必報,性凶戾,萬不可予其主力兵權,莫如另遣他人。”朝廷諸大臣亦進言“董卓乃虎狼之輩,出身卑微。若賜其主力軍,萬一與叛軍勾結,後果不堪設想。”
靈帝聞之,覺其言有理,遂問道“然則,可遣何人前往?”三公大臣奏曰“大鴻臚張溫,可擔此任。”
隻見那張溫,身長七尺,相貌堂堂,然眉梢眼角間卻透著幾分憂色。他拱手向前,沉聲道“陛下,臣願領命出征,定當竭儘所能,平叛安邦。”靈帝應允。
董卓彼時招攬舊部會合,亦密切關注叛軍動向。驚聞叛軍勢如破竹,一路攻城掠地,兵抵三輔地區。董卓深知,一旦三輔有失,長安、洛陽危矣。遂暗思“吾決不能容此事發生!”乃布下戰略防守之局。
叛軍之中,韓遂自恃兵力強盛,未明董卓之計,一路猛進。不意竟轉進董卓所布之口袋陣。董卓見時機已至,一聲令下,軍四麵殺出。韓遂大驚失色,高呼“吾中奸計矣!”然為時已晚,雖竭力抵抗,終是被殺得狼狽逃竄。
然韓遂軍力五萬有餘,董卓之軍不足萬人。兵力懸殊之下,韓遂竟得逃脫。然董卓軍仍獲大勝。三輔地區之官員,紛紛誇讚董卓之功,為其向朝廷表功。
朝廷聞之,靈帝雖心有不甘,然無奈之下,隻得封董卓為破虜將軍。董卓自此徹底躋身將軍之列。雖此稱號為雜號將軍,然亦為將軍之名,往昔不過官職,雖名義上被人呼為將軍,卻無將軍名號。
韓遂敗歸,驚魂未定,憶及董卓之謀,心有餘悸。每思及此,冷汗涔涔,對董卓之恐懼,深植於心,暗自歎曰“董卓此人,實乃詭譎多謀之悍將,吾等不可輕覷。”
而董卓獲封將軍,誌得意滿,心中暗謀“今得此名位,乃吾崛起之始。”其野心,漸露端倪。
每戰之前,董卓皆鼓舞士氣“吾等將士,當為大漢,為陛下,舍生忘死,平定叛亂!”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三輔地區烽火連天,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朝廷遂遣張溫統帥三軍十萬人馬前往援助。
張溫,出身名門,雖位居高位,然於軍事之能,實非卓越之輩。張溫自知自己軍事能力,遂向漢靈帝要趙岐為自己長史,陶謙為行軍司馬,其領大軍至三輔之地,安營紮寨,欲整軍備戰,以解此地之困。
張溫深知董卓在涼州軍中名望頗高,故欲招其前來拜訪,共商軍事大計。而董卓,久在涼州征戰,戰功赫赫,自恃功高,本望朝廷能委以主帥之任,未曾想竟又空降一上司,心中自是憤懣不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吾董卓縱橫沙場多年,戰功無數,朝廷竟不委吾為主帥,反派此無能之輩!”董卓於營帳中怒喝,麵色陰沉。
其麾下謀士李儒進言道“主公,切不可意氣用事。張溫雖軍事能力不精,然畢竟是朝廷親派之主帥,若公然違抗,恐遭朝廷責難。”
董卓冷哼一聲“吾豈會怕那無能之輩,不過是士族用來壓製吾之手段罷了!”
此時,張溫在大營中久候董卓不至,心中怒火中燒。“這董卓,竟如此狂妄,全然不將吾這主帥放在眼中!”張溫怒拍桌案,臉色鐵青。
其手下參軍孫堅道“大帥,董卓此般無禮,實乃大罪,當以軍法論處,方能立威!”
張溫眉頭緊皺,沉思片刻道“董卓在涼州軍中威望甚高,若貿然治罪,恐生兵變。吾當再招他前來,以觀其行。”
多日後,董卓再次接到張溫之命令。“哼,這張溫,還真是不死心!”董卓一臉不屑。
其手下將領段煨勸解道“主公,張溫畢竟是陛下親封之主帥,主公不該這般遲遲不動,駁了他之麵子。將帥不合,於我軍大為不利啊。倘若因此引發內亂,讓敵軍有機可乘,吾等先前之功,恐將毀於一旦。”
董卓猶豫片刻,心中雖對張溫仍有不屑,但覺段煨之言不無道理。“也罷,吾不能因看不上張溫而致軍心不穩。”
遂董卓帶領親隨,前往張溫大營。
張溫見董卓終至,強壓心中怒火,道“董將軍,此番召汝前來,乃為共商平亂之策。”
董卓拱手道“末將此前多有冒犯,還望大帥海涵。”
張溫微微點頭,心中卻對董卓仍存疑慮。
自此,張溫與董卓雖表麵相安無事,然心中嫌隙已生。在這亂世之中,他們的關係如同風中殘燭,隨時可能因一點風浪而熄滅,給這動蕩的局勢再添變數。
張溫雖有心平定三輔之亂,但其才能有限,難以駕馭董卓這般桀驁不馴之將。而董卓,雖迫於形勢前來拜見張溫,但其野心勃勃,又豈會甘心屈居人下。
在這營帳之中,看似平靜的表象下,實則暗潮湧動。各方勢力交織,人心叵測。未來之路,充滿了未知與變數,而這,也正是東漢末年那混亂局勢的一個縮影。
喜歡三國之董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三國之董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