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劉伯溫二人帶著滿腔心事回府了。
朱元璋揉了揉眉心,起身回了後宮。
禦書房內,朱標正在為本次的科舉考試忙碌著。
當朱元璋到時,他還埋頭坐在椅子上,正忙著整理各地呈上來的、曆年的試卷作為參考。
大明初定,想要重塑科舉考試之路,所能借鑒的也隻能是前朝經驗。
開國頭一遭的選拔,根本沒有足量的參考能用,可謂是摸著石頭過河。
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此時,書桌旁的蠟燭早已燃儘。
看樣子,太子應該在這裡忙碌了一整宿。
朱元璋上前,抬手輕輕按在了朱標肩上。
“父皇?您怎麼來了!恕兒臣未能及時行禮。”
朱標扭頭,見是朱元璋後,趕忙起身,準備行禮。
“免了罷。”朱元璋擺了擺手,不願私下跟朱標整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標兒,可是昨晚一宿沒睡?”
“回稟父皇,忙忘了。”
對此,朱元璋並未多說什麼,隻是隨口問道:“可有頭緒?”
朱標的表情頗為不虞:“千頭萬緒,並非一朝一夕能捋順的。不過多花點功夫,兒臣總是能捋清楚的。”
忽然,朱元璋回想到了老十二當時在後院裡所說的那些東西。
於是便將他的科舉思路,同太子朱標大致說了說。
原本一頭亂麻的朱標,聽完後有如醍醐灌頂,眼中寫滿了震撼之色。
兩相對應,似乎自己想岔、不確定的地方,有如撥雲見日一般,豁然開朗起來。
“不曾想竟然還有此等高人。”
太子朱標雖心中巨震,但臉上的表情卻並未多給。
“倘若如此,那麼科舉考試可以刪繁就簡,但錄取的效果,更是勝往昔。”
遂凝神動筆,開始重新查漏補缺,對科舉考試重新進行充實、刪減。
不多時,一份嶄新的規劃,便躍然紙上。
朱標仔細揣摩了一番,滿意地點了點頭。
以此規劃為藍本,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將本次科舉考試辦好,並形成固定章程,以便日後沿用。
做完這一切後,太子朱標抬頭,發現父皇眉目之間,似有愁雲彙聚。
他剛站起身,還未開口便聽朱元璋說道:“咱打算讓皇子們,儘快就藩,最好是在半旬之內敲定。”
聞言,朱標的表情頓時變得凝重起來。
父皇做事向來沉穩,極有章程,絕對不會貿然做出這種決定。
心中念頭微轉,朱標問道:“父皇,可是在擔憂什麼事情?兒臣原為父皇分憂。”
“倒是有兩樁事情,令咱很是介懷。”
朱元璋緩緩說道。
“這其一嘛,便是昨天咱去老十二府上,撞見他跟大臣們私交甚密。”
這番話雖然說得輕飄飄的,但實際上究竟有多重,朱標最是清楚。
“咱不希望看到以後再有這種事情發生。”
“隻怕開了這個頭,那麼往後咱老朱家的皇子們,可就沒個安生日子了。”
出生在皇室,既是幸運,也是不幸。
幸運的是錦衣玉食,窮儘享受。
不幸的是手足相殘,兄弟反目。
這樣的前車之鑒,在史書裡已經記載了無數次。
朱元璋想要徹底杜絕,那就隻能是設立紅線,誰人都不能越界。
“兒臣明白。”
朱標表情嚴肅。
“為徹底杜絕此事再有發生,應當編撰進《大明律》中,量刑從嚴,以雷霆手段震懾之。”
“準了。”
“父皇,這隻是其一,還有其二呢?”
朱標又問道。
他很清楚,皇子與大臣私交甚密,這樁事情雖然會令父皇不滿,心生忌憚。
但也絕對不達不到這般著急忙慌地,要把諸位皇子全都送走的程度。
如此匆忙,倒是顯得有些慌了分寸……顯得好似大敵當前一般。
這也是讓朱標最為不解的地方。
值此外無強敵,內無憂患,分明是天下承平之相。
假以時日,必然能夠鑄劍為犁,熔矛為鐮,永葆天下太平。
可父皇的反應竟是如此反常,令他不由心中疑竇叢生。
“標兒,咱現在跟你說的話,一個字都不能抖出去。”
“是,父皇!”
見朱元璋表情凝重,朱標也嚴肅了起來。
“鐵浮屠……你應當聽過吧?”
“曾經有所耳聞。”
“本次北伐,那元庭並非是徐達、常遇春二人打下來的,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緩緩說道。
“當時,元庭裡守城的還有十萬韃子,一夜功夫就全給殺光了,從健德門向北,綿延好幾裡路,全是韃子的屍體。”
“莫非,此事竟都是鐵浮屠所為?”
聽完這一席話,朱標的表情,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他完全能夠想象得到,當時的戰況,究竟該是何等的慘烈、血腥!
朱元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
“徐達、常遇春多次派出鐵鷹士,沿著北庭四散搜索,過了許久,才終於是找到了一樣關鍵線索。
“便是那鐵浮屠的令牌!”
說到這裡,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
“鐵浮屠。那是一支殺性很重的重甲騎兵。從當初屠滅陳友諒,再到屠殺孛兒隻斤,每一次出手,不論男女老幼,必然不留任何活口!”
“可便是這樣一支重甲騎兵,到現在為止,咱始終都沒找到他的據點,究竟是藏在什麼地方。”
聽到現在,朱標也大概是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所以說,現在我們所麵對的情況是敵暗我明,我們的處境極為被動。況且地方守備空虛,極有可能被這方勢力趁虛而入。”
“不錯。”
朱元璋緩緩點頭。
“地方疲弱,倘若鐵浮屠來襲,根本就不可能有還手的餘力。”
“而咱之所以讓皇子們早日赴任地方就藩,為的便是防範於未然,以便更好應對這個藏在暗處的敵人。”
聽完朱元璋的這番話,朱標心中已無任何疑慮。
“父皇目光長遠。但距離父皇壽辰隻有一個月了,如果可以,兒臣希望諸位皇弟們能給父皇祝完大壽之後,再行動身不遲。”
朱標繼續說道。
“父皇以為如何?”
朱元璋緩緩點頭,將此事一口應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