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朱柏與方孝孺,他立即行禮,而後便與兩人展開了一場深入而熱烈的討論。
“劉策先生,對於水泥生產的技術環節,您有什麼看法?”
朱柏直截了當地問。
劉策沉吟了一會兒,開口說道“陛下,最關鍵的是要確保原料的純度和配比合適。寧波侯府的荒地由於地壤肥沃,附近又有河流,可以就地取材。”
朱柏若有所思地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就在那片地上開始動工。”
計劃敲定後,方孝孺親自帶領工匠隊伍趕赴寧波侯府的荒地。
經過劉策的幾次細致勘察,這片土地終於被認可為理想的工坊建設地。
工地上,工人們忙碌地打下第一根地基樁,方孝孺與劉策對每一個步驟都格外注意。
雖然麵對諸多挑戰,但他們都充滿了信心,場麵充滿活力。
與此同時,朱柏也沒有閒著。
他深知這樣的經濟改革僅僅是開始,內心那種振興大明的願景越來越強烈。
他需要讓更多的大臣和百姓意識到科學知識和技術能夠對國家帶來的深遠影響。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座水泥工坊在各方協作下逐漸成型,並終於迎來了試生產的階段。
這一切都表明,朱柏的改革計劃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當工坊的第一塊水泥板順利出產時,朱柏心中感慨萬千,他知道,這方寸之間凝聚的,不僅僅是他的理想與期待,更是一條通向未來的現代化道路。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他將繼續引領大明百姓走向新的輝煌。
在水泥工坊成功試生產後,朱柏的腦海中有了更多的構想。
隨著改革的初見成效,他明白到自己肩上責任的重大。
一想到還有更多可以改變的地方,他便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下一步行動。
幾日後的朝會上,朱柏顯得格外莊重。
他走上前,目視在座的大臣們,帶著堅定的語氣說道“各位愛卿,我有一提案,想要與大家分享。我建議廢除八股文考試,轉而推行新的科舉製度。這新製度將包括射禦、禮樂、書數等六藝,還將考察時政與雜科。”
台下大臣中有人開始竊竊私語,顯然這個提議新穎且大膽。
朱柏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此改變的目的,是為了推動大明的科學技術進步,培養出更多實乾的人才,使得我們的國家在這樣的時代變革中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有位老臣走出列來,“陛下,這樣的變革,是否過於激進?八股考試傳承已久,驟然改製,會不會引起許多人不滿?”
朱柏點頭示意,理解老臣的顧慮,但仍不改初衷地說道“正是因為傳承已久,它所傳承的某些思維也許已不適合當今之世。我們不妨試想,若我們能夠培養出能工巧匠、專家學者,那大明的未來,將會更為輝煌。”
結束朝會,他走向宮殿的深處,麵見朱元璋。
趁此機會,朱柏將心中的構想詳儘訴說。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神情中夾雜著一絲猶豫和思索。
最後,他緩緩開口“柏兒,你的確有你的道理。大明若要長久繁盛,必然不能固步自封。”
朱柏目光炯炯,續道“王朝的穩固,不僅依賴於疆土的廣袤,更在乎國魂的振興。而那國魂,便是我們的百姓,是依靠於我們所培養的人才。”
朱元璋交握雙手,沉吟片刻,意味深長地說道“我知道你有一顆赤誠之心,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推動改革也需要時間、智慧和耐心。”
“兒臣明白。”
朱柏微微頷首,既得到了認可,他心中的責任感也更加沉重。
離開宮殿,他回頭望了一眼,似乎是在為己立下的誓言增添幾分力量。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朱柏忙碌不休,他努力地在各個場合宣揚科學和技術的偉大意義。
他的目標不僅是讓朝中大臣信服,更要讓整個大明的百姓都能意識到這條現代化之路的珍貴。
他下定決心,要以改革為契機,引領著大明走向新的輝煌。
朱柏坐在書案旁,沉思片刻,隨後提筆在紙上寫下幾行文字,交給身邊的侍從,“去找徐工巧,讓他務必聯絡到劉工匠和師傅張三豐,有些事情需要他們的智慧。”
侍從領命而去,朱柏心中琢磨著一些新構想,關於如何提升工坊的生產效率。
剛放下手中的筆墨,侯顯便進來了,手中捧著一箱沉甸甸的零件。
他略顯興奮地說道,“陛下,這些是新出爐的槍械零部件。請您過目。”
侯顯小心將零部件一一擺放在朱柏麵前。
朱柏認真地觀察每一個零件的構造,從中看到了工匠們的細致與考究。
他點點頭,目光堅毅,“繼續生產,注意每一個細節,同時要優化工藝。我們需要將這些技術推廣出去。”
侯顯深吸一口氣,堅定地回道,“陛下,請放心,屬下一定不負重托。”
他帶著滿滿的信心離開,為工坊的進一步發展而忙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與此同時,朱柏將注意力轉向設計一種小型手銃。
他翻遍案頭的舊稿,反複推敲每一個細節。
為了更好地傳播這些技術理念,他也決定撰寫幾篇簡單易懂的科普文章,以便讓更多人理解和接受這些新事物。
不久後,工坊的巨大變化吸引了朱鬆的到來。
他在朱柏的引領下,對工坊的新貌嘖嘖稱奇,“柏兒,你的確給這地方注入了生機,毫無疑問,這些改變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朱柏微微一笑,帶著他去到場地中的射擊區,開始檢閱新研發的武器。
看著排成一線的嶄新槍支,他親自試射,觀察著每一次的性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