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康彥明心裡也沒有什麼不平衡的。
醫生這行就是個技術活,尤其是他們搞臨床的。
手術做的好和科研搞的好任選一個方向去發展。
他康彥明以前是認為自己手術這方麵還做的不錯,所以才一路晉升的道了急診科主任的名號。
但自從張易出現後,就不斷刷新了他的認知。
原來還有人能同時把手術做的好也能把科研搞的好啊??
哎!
是的,再高的工資張易也值得。
……
一眨眼就到了四月。
帝都的天貌似沒那麼冷了。
但早晚的溫差還是讓張易忍不住多帶了件衣服去上班。
一路上張易的心情都非常不錯。
前幾天他跟陳方還抽空去了一趟誠心孤兒院看了看孩子們。
現在這些孩子們過的可好了。
每個月都好心人士給他們送吃的穿的。
小孩上學的費用政府也給免了。
張易一去,那些孩子們就圍著張易喊著“張易爸爸”“張易哥哥”。
好一陣的噓寒問暖,問的張易心裡也十分欣慰。
都是些好孩子啊。
對了,劉駱和蘇曉曉的婚期也近了。
就在五月份,到時候張易也得請假去一趟。
還有,論文見刊的日子就在今天。
人生第一篇論文終於要發表了!
這證明了,對於除手術外的醫學領域,張易也成功向科研領域邁進了一小步。
醫生其實也分為兩個大類型。
一類就是在臨床上跟病人打交道的醫生。
還有一類就是整天泡實驗室搞科研寫論文的醫生。
有些醫生手術做的非常好,操作也很完美,但就是搞實驗寫論文這方麵不行。
有些醫生吧,讓他埋頭搞科研他精神的不得了,幾天時間就能給你寫出一萬字的大篇幅實驗結果。
但你讓他去臨床跟病人打交道,他就活脫脫成了個社恐。
三甲醫院招聘醫生的時候也是看這兩點。
要麼你就是能乾臨床的料,要麼就是能搞科研的料。
兩個都行那絕對是各個大醫院搶著要的人才。
但如果兩個都不行,要麼被行業淘汰,要麼就隻能去私立醫院或者二甲二乙這種等級的醫院混日子。
總之,既然張易有係統傍身,那他一定會好好乾出一番大事業的。
一路思索著,張易也來到了醫院。
今天張易的工作是值班搶救室。
協和的搶救室那可是忙的不得了。
剛來都來不及交班,就被一個頭暈的大媽給纏住了。
急診裡的病人種類雖偶爾會有急險病種患者。
但大部分還是腹痛、頭痛、發熱、發燒、咳嗽、車禍這些,一個接著一個的來。
繁雜是急診出了名的第一代名詞。
一直忙到中午,護士才過來通知張易:
“張醫生,剛才院長打電話來找你,讓你過去一趟。”
“院長找我?哪個院長?”
“金院長啊。”
“行,我知道了。”
金正倫找自己?
該不會是論文的事吧?
果然!
張易出現在金正倫辦公室的時候,就發現今天裡麵似乎不一樣啊。
除了金正倫以外,還有兩位五十多歲的大叔也在。
並且單看麵相張易就感覺這倆人似乎不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