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也查了那麼多了,濃縮就是精華!
他不信他那滿滿一篇的精華進不了一區!
……
sci期刊中華區辦公樓。
“怎麼樣?這都快下班了,查的怎麼樣了?”
總編拿著西裝外套從辦公室裡走出來,看著負責一區的編輯問道。
“總編,協和醫院確實是有個叫張易的醫生,並且隻有一個。
而且剛好這個叫張易的還真是本科學曆。
而且還是去年剛拿的畢業證,剛考過的醫師資格證!”
總編臉上再次閃過不可思議的表情:
“我勒個去,還真有這麼個人啊?!
那你們再查查這論文是否是他一個人撰寫……
投稿信息裡有聯係的郵箱或者電話嗎?直接問他本人。”
“好的!”
這種水平的論文,十有八九可以進一區。
所以必須得在評分之前確認清楚,是否有抄襲。
“對了,再問問這篇論文是否是他一個人寫的,沒有其他作者嗎?”
“好的,我馬上問。”
一般這種十分的論文都不止一個作者。
一篇水準極高的論文絕對是一個團隊細心鑽研的結果。
一個人,是很難寫出來的。
不止一區,還有二區、三區的論文也基本都是前麵有一個第一作者的名字,後麵還有好幾個第二作者的名字。
一般誰的名字在最前麵誰就是第一作者。
就像是金正倫之前的論文一樣。
他是領導者,所以刊登在柳葉刀上時,作者那一欄他的名字就在第一個,後麵的才是他的那些助手。
第二作者,一般都是跟著第一作者一起搞研究查資料寫的論文。
這種情況下如果真進了一區,那榮譽和功勞大部分會算在第一作者的名下。
相對的,第一作者其實付出的也會比第二作者多的多。
但張易這篇論文就很奇怪!
一個人寫的???
還是本科生???
這位總編忍不住懷疑這小子是不是少寫或者寫漏了第二作者的名字??
……
協和醫院高級公寓。
張易剛下班回家,還沒來得及去做飯包裡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掏出一看,是個陌生號碼。
但是是帝都本地的?
“醫院打來的?”
張易小心翼翼接起電話:
“喂?你好?”
“你好,請問……你是張易嗎?”
“額……我是,請問你是??”
張易舉著電話,一邊拿出被子倒水喝一邊問道。
“你好,我是sci期刊中華區的編輯,我姓程!”
張易倒水的動作一頓!
喲??
電話都打到自己這來了?
下午不是還問醫院有沒有我這個人嗎?
現在確定了是我之後就給我打電話了?
“你好,我就是張易,請問你找我……是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我已經收到了你發來了論文試稿。
現在主要就是想詢問你幾個問題。
當然,如果方便的話……可不可以麻煩你來一趟我們sci期刊中華區的公司總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