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想到,這麼年輕的醫生居然能有這種縫合技術?
不過一想到剛才他那止血手法又覺得不奇怪了。
這年輕人反正不簡單。
一時間,他已經自動將張易誤以為是省醫院新招的普通醫生了。
剛好這時候手術室主任範軍在醫院群裡發布了一則消息:
“手術成功!吳秀敏主任搶救成功!”
一時間,群裡的醫護人員們全都沸騰了起來。
大家都在歡呼:
“太好了,吳主任沒有死!”
“太好了搶救回來了!”
“嗚嗚……哭了!我還擔心吳主任會出事呢!”
“我也是!嚇死我了!”
大家都是醫護人員。
這種事情感同身受,自然不希望吳主任出事。
而且吳主任平時為人和善,也很少和病人結仇。
對於這種極端醫鬨事件,大家都感到很無奈和痛心。
沒有一個醫生願意看見患者死在自己手底下。
可有時候意外來的就是那麼快,快到讓人猝不及防。
即使醫生們拚儘全力也不一定能夠保住一條生命。
醫生也很難過。
不止難過,他們還要麵臨家屬的追問、指責。
很多人覺得,不就是生個孩子嘛。
很簡單的一件事而已。
其實不然,事無絕對。
個例永遠不能代表群體。
群體也不能囊括所有個例。
每個人體質不同,有的人體質差有的人體質好。
而手術室就是一扇生死門。
所有手術都是有風險的,百分之一,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等等。
進了這扇門就會有出不來的危險。
醫生能做的就是儘量把風險降到最低。
可患者家屬不會理解。
就像多數人永遠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事情一樣。
來了醫院就是來看病治病的。
病沒治好或者出了事,就得全怪醫生。
解釋原因吧,家屬聽不進去,而且醫學太複雜繁瑣,沒學醫的解釋了他也很難聽懂。
不解釋吧,醫生和家屬之間的誤會又會越來越深。
所以就容易造成醫鬨事件。
如果遇上極端想法的人,就會像吳主任這樣了……
今天幸好是遇到了張易在這。
危急時刻,直接拿著止血鉗伸進胸腔止血。
可要是張易不在呢?
送去手術室,做造影再開胸最少耽誤二十分鐘。
這二十分鐘對於休克的患者來說可太重要了!
是能救命的黃金時間啊!
所以今天張易這一波,真是幫了省醫院的大忙了。
雷晨光放下手機,激動的宣布這則好消息:
“太好了,吳主任搶救成功!”
沈威一聽,也鬆了口氣。
人沒事就好。
張易也是一臉本該如此的表情:
“出血點已經止住了,隻要血管儘快縫合恢複肺動脈血流,問題都不大。”
張易說完後。
雷晨光突然一臉嚴肅又鄭重的看著他說:
“張易,首先我代表我自己,謝謝你救了我,其次我也代表省醫院謝謝你!”
說罷,雷晨光還朝張易微微躬了躬身。
張易連忙擺手:
“彆這麼客氣雷院長,你隻要不怪我踢你那一腳就行。”
雷晨光並沒在意,他輕聲笑了起來:
“這有什麼,你那可是為了救我。不過呢……我這算是打心底裡記住你了,你可是我活了五十多年來,第一個敢踢我的人啊!”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