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發射場,是有內部賓館的。
不同於其他發射場那種給臨時出差過來的航天人員使用的招待所,這座賓館雖然不大,但設施齊全,說是座度假村都不為過。
這裡除了會給臨時來發射場的工作人員居住外,還要為前來探班的航天人員家屬,食宿。
對大多數航天人來說,既然是工作,環境艱苦點倒是無所謂,但家人來的話,最好還是能住的舒服點。
國家現在又不缺錢,自然做了周全的考慮。
另外上麵還打算,在未來會定期舉辦“航天家屬看航天”的主題活動。
不過也不是誰想來就能來,需要提前報名和抽選就是了。
此時,賓館內部的一座會客室內,十幾名航天工作人員,正臉色凝重地坐在沙發上交流。
他們都是國內航天方麵的專家,有幾人還不是武隆發射場這邊的,而是緊急從全國各地趕過來的。
高層雖然知道邱睿和馬斯科間的交易,但事關重大,並沒有提前泄露信息。
所以突然被通知去檢查蚱蜢火箭的航天大佬們,反複確認了好多遍,才相信自己沒聽錯。
乖乖,不聲不響就弄了枚火箭回來,關鍵還是人家的實驗型號!
甚至還能讓國家破例開放部分發射場。
到底誰這麼大能耐?
難不成是零號……
眾人驚訝之餘,很快也意識到了這背後的意圖。
蔚藍科技付出了什麼代價,他們不關心,因為問了上麵也未必會說。
但肯定是非同尋常的代價。
看來那位零號是要進軍航天領域了!
雖然國家現在還沒有開放私人航天領域,但以這位的能力,想必問題不會很大就是了。
但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個縈繞在所有人心頭的疑惑。
世上火箭那麼多,自家也不是沒有好東西,為什麼偏偏要弄一枚蚱蜢火箭回來。
難道……這位也看好可回收火箭路線?
這可不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之爭那種民用級彆的技術路線紛爭,而是事關國策的大道之爭。
早在幾年前,國家就針對未來的航天道路,舉行了多次專家座談會。
會議的核心,就是討論要不要跟進可回收火箭。
反正當時大多數人都不看好這條路線,認為一個私人企業搞航天,多半搞不出來。
甚至於對反複回收帶來的成本降低,大家也認為沒什麼必要。
因為根據當時pace的說法,即便是一級火箭成功回收後,單次發射的成本也會超過6000萬米刀,遠高於同等載荷能力cz七號的3億圓每發。
說白了以咱們自己的成本計算,隻要能把載荷送到軌道上,火箭本體扔了都不可惜。
不,應該說更劃算。
因為如果想要做到一級火箭回收,就要餘富出不少燃料,供一級火箭的發動機返回時使用。
而這樣一來,便會大大削減火箭發射的有效載荷。
事實上,獵鷹9號在不考慮一級火箭回收的前提下,近地軌道(leo)運載能力為228噸。
回收版的,leo就隻剩16噸。
除了上述這些缺陷,重新開辟一條賽道,研發費用也是極為恐怖的。
國家是比以前富了不少,但也沒到能拿錢不當錢的地步。
所以,作為結論,大多數航天專家都反對跟進。
其實還有一點重要原因,他們沒當著高層的麵說出來。
每年的經費就這麼多,真要是搞這種全新路線的玩意,就算國家會追加部分經費,但大家手頭上的項目,肯定要受到波及。
畢竟科研項目,也是有優先級的……
一想到零號受到的重視程度,來自火箭院的馬忠院士就是一陣火大,不禁一聲冷哼。
“哼,你們說他一個搞材料的,閒的沒事手伸那麼長乾嘛?”
眾人紛紛附和。
華航天工業的李書記掃了眼門口,壓低聲音對上首座的那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說道
“齊老啊,集中力量辦大事是咱們的優良傳統,這事兒您可得出來為我們站個台,不能讓那位瞎搞。”
齊發仁院士聽到這話,並沒有什麼表示,而是拿起桌上的保溫杯,喝了口茶水。
李書記一看這位國內航天事業的老泰山沒表態,心中稍急。
但就在他還想勸說些什麼的時候,會客室門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