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都能被堂而皇之的當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何況這種模棱兩可的借口,天下人也很難辨彆真假。
確實存在新羅和百濟挑撥高句麗人叛亂的可能性。
所以,房遺愛說的理直氣壯,不管真假,隻要我說的理直氣壯,那就是真的!
李治沉聲道“晉國公所言甚是,新羅人貌似恭順,其實用心險惡,竟然敢挑唆高句麗人反叛,全然忘了是先帝領兵覆滅了高句麗,這才解了他們滅國的危難。”
“如此狼心狗肺之徒,朕理應出兵討伐,此乃大義之舉,天下人自會明辨是非。”
房遺愛拱手道“陛下,臣請將新羅和百濟的惡行刊登在報紙上,昭告天下。”
出兵打仗除了糧草充足兵強馬壯之外,最重要的是什麼?
當然是師出有名!
有大義的名分在,才會獲得臣民的支持,將士們才會士氣旺盛。
有了官報來造勢,這不就師出有名了嗎?
李治欣然點頭道“甚好,就該昭告天下,讓天下臣民乃至異國番邦都知道新羅和百濟的惡行。”
就連最想反對出兵的於誌寧和高季輔都知道已經不可能阻止這場戰事。
此戰已經勢在必行。
他們兩人反對出兵,並不是不看好這場戰事,而是覺得沒必要冒險,哪怕隻是一點點的風險。
所以,兩人倒也沒有強硬的勸諫皇帝。
於誌寧和高季輔也消停了。
一直默默聽著的兵部尚書崔敦禮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同時將新羅和百濟的惡行昭告天下,會促使這兩個小國結盟,共同抵抗我朝的進攻。”
“臣以為,當行近攻遠交之策,新羅又是我朝的藩國,可嚴令新羅出兵共同討伐百濟。”
“若新羅出兵,兩軍夾擊之下,我軍必能迅速攻占百濟。”
“若新羅拒不出兵,我朝以後再攻打新羅也師出有名。”
於誌寧和高季輔聽了也不禁點頭,這是老成持重之言。
即便是要出征,怎麼個打法也需要仔細考量,不能輕敵,更不宜兩線作戰!
李治聽了不禁笑了起來。
“崔卿有所不知,現在新羅國內的形勢有些特殊……”
一邊說著,李治將房遺愛的計策當著眾人的麵再說了一遍。
於誌寧等人也不由再次考量起來,不得不說這確實算是一條好計,若是能用在百濟國就好了,偏偏隻能用在新羅國。
若是能讓新羅國內部分裂,對新羅用兵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機會豈能輕易錯過?
李治接著道“新羅和百濟兩個小國實力都不強,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啊。”
“即便是單獨對百濟用兵,新羅也有可能出兵幫助百濟,不如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分兩路出兵,卿等以為如何?”
許敬宗拱手道“陛下聖明,臣謹遵陛下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