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遺愛的軍事能力沒有那麼強的情況下,誰是行軍副總管就顯得很重要了。
房玄齡問道“陛下點了誰為行軍副總管?”
房遺直趕忙回答道“爹,是蘇定方。”
房玄齡微微頷首“副總管的人選定的好,蘇定方此人有勇有謀,是大將之才。”
“他本就為人方正,加上你對他又有知遇之恩,他必定儘心竭力,你也多聽聽他的建議,不必介懷被他搶了風頭,你是主帥就要有容人之量。”
房遺愛連連點頭道“嗯嗯,明白。”
房玄齡接著道“你也讀過兵法,跟著陛下征過遼東,對於行軍。布陣、攻城也不陌生。”
“至於如何靈活運用,需要你自己體會。作為一軍主帥,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賞罰分明!隻要你能做到賞罰分明,大公無私,嚴明軍紀,你的麾下就有士氣,戰力就不會弱,能做到這一點,就是一員合格的將領。”
“打新羅,你一定要穩紮穩打,一仗一仗的打,一座城一座城的拔,切忌貪功冒進,切忌孤軍深入,隻要你能做到這些,在絕對的實力麵前,新羅人的陰謀就都無用。”
這倒和房遺愛想的一樣一樣的,有熱氣球升空探查敵情,房遺愛也不怕中了埋伏,就這麼一路平推過去唄。
先火力覆蓋,然後騎兵襲擾,最後方陣平推,彆管敵方怎麼排兵布陣用什麼計謀,我隻管降維打擊。
無非就是攻城費勁一些,小小新羅還不是手到擒來?
君臣決定了要出兵,整個大唐就化身為戰爭機器開始運轉起來。
調撥糧草船隻的政令已經下發,需要發動的徭役也開始分派,調兵的詔書也已經下達。
雖然官報上還沒有刊登出來,但是戰爭的準備其實已經開始了,一場遠征蓄勢待發。
官報還沒有刊印,但是朝廷要出兵的消息卻已經在長安不脛而走。
得益於之前官報上刊載的文章,長安臣民都對此十分關注。
聽到朝廷已經準備出兵的小道消息,百姓們都感到激動雀躍,就該乾他丫的!
同時,他們也迫切的想要知道小道消息到底準不準確,想要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情況。
新的一期官報終於出來了,東西兩市人頭攢動,人們爭相搶購官報,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朝廷出兵的具體內情。
結果,官報上卻一點消息都沒有。
人們都懵了,這是什麼情況?
一向消息準確的官報為何絲毫都沒有提朝廷要出兵的事?
莫非小道消息是假的?朝廷根本就沒有出兵?
有的人卻堅信朝廷就要出兵,有的人卻開始懷疑,一時間眾說紛紜。
其中國子監的學子們議論的更為熱烈,以為這些學子們正是熱血澎湃的年紀。
不過,國子監的學子們大多出身富貴,他們的消息來源更可靠。
很多學子不但知道朝廷確實要出兵,甚至還知道了出征的主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