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安到幽州有運河連接,隻要運河沒有結冰,往來就十分順暢,因為有了蒸汽船,交通運順變得更加便捷。
如今大唐的運河上遍布著南來北往的蒸汽船,咕嘟咕嘟的冒著黑煙。
每一艘蒸汽船都滿載著貨物,不用拉纖就在水上跑的飛快,人們對冒著黑煙的蒸汽船早就見怪不怪習以為常。
要致富先修路,房遺愛雖然沒能給大唐多修路,但是蒸汽船卻也給大唐給百姓帶來了極大的好處。
天氣漸暖,大運河冰雪消融,新羅學子們雖然很順暢的趕到了幽州,卻還要長途跋涉前往新羅。
因為一路上還要帶著沉重的貨物,所以他們雖然出發的更早,卻還沒有朝廷的政令到達的更快。
安東都護府早已經接到了朝廷要出兵攻打新羅和百濟的政令。
原本漸漸穩定了的安東都護府也再次彌漫起了戰爭的緊張氛圍。
這幫子新羅學子們進入了安東都護府之後,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種緊張的氛圍。
難道是高句麗人又發生了叛亂?
他們對此十分留心,這次叛亂跟新羅有沒有什麼關係?
遼東若是再次發生了叛亂,大唐皇帝肯定先想著平叛吧?
豈不是就意味著大唐不會再想著對新羅和百濟動兵?
他們一路上關心的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高句麗人並沒有發生叛亂。
打聽清楚之後,他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無比的沉重。
沒有爆發叛亂,安東都護府這一副磨刀霍霍的樣子是什麼意思?
再聯想到他們懷裡揣著的報紙,還有長安街頭巷尾的議論,很現在,大唐是要再次對遼東用兵!
確切的說,大唐是要對百濟用兵!
如果,他們新羅沒有把金庾信和金春秋交出來的話,大唐很可能也會對新羅用兵!
一路上,他們都在猜測大唐出兵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並為此爭執不休,畢竟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
有的希望把金庾信和金春秋交給大唐,一方麵可以平息事端,另一方麵可以改變如今新羅的形勢。
有的則不希望金庾信和金春秋交給大唐,因為他們的利益與金庾信和金春秋一致。
不管是什麼立場,此刻他們卻都意識到了,大唐皇帝是真的不願善罷甘休。
這是真的要動兵打百濟啊!
就憑大唐的軍力,百濟能撐的住嗎?
百濟若是撐不住,下一個不就輪到新羅了?
沒想到形勢竟然如此危急,一下子就到了亡國的邊緣。
這些新羅學子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飛回新羅,將這消息帶回去。
好在他們已經到了安東都護府,距離新羅已經不遠了。
就在新羅學子們即將回到新羅的時候,房遺愛也即將要離開長安。
經過朝廷的一番調派,兵馬已經陸陸續續向幽州聚集,調派的糧草一小部分運往幽州,將會隨大軍前往安東都護府,大部分糧草則會運往萊州,然後經過海路直接運往平壤城。
中午的時候,李治特意把房遺愛留下喝酒,也算是為房遺愛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