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心裡大為歎服,晉國公身居高位卻不自大,反而如此謙遜實在是太難得了,就連他年少時都沒有這樣的心境。
果然,晉國公能立下這麼多顯赫的功勞並非僥幸,而是有非常人之能。
晉國公本就對他有大恩,如今卻又如此倚重他,這讓他心裡很順暢。
蘇定方放下飯碗,拱手笑道“國公之名威震遼東,也隻有國公才能擔當大任,末將不過癡長了經驗而已,必定儘心儘力。”
房遺愛在遼東確實有著鼎鼎大名,不是因為打仗,而是因為火器。
前隋三征遼東,發兵百萬未竟全功,為什麼大唐皇帝提兵十萬就一舉覆滅了高句麗?
當然是因為火器!
遼東人都是這麼認為的!
而火器就是房遺愛一手製作出來的,房遺愛也善用火器。
所以,說房遺愛名震遼東還真是一點沒錯。
正說著,一個三十餘的中年將領走了過來,其人身材魁梧,看起來卻又文質彬彬。
剛才就是這個將領領命去安置火器的將士。
“參見大帥,副帥,火器營的將士已經安置妥當,正在埋鍋造飯。”
蘇定方向房遺愛介紹道“這是裴行儉,出身河東裴氏,其父兄俱是隋末名將,他雖以明經科中選,卻頗知兵事,悟性驚人,如今任左屯衛倉曹參軍。”
這人就是裴行儉啊,房遺愛當然知道,李治時期最善打仗的幾個人,蘇定方、薛仁貴、裴行儉都在他麾下。
哦,還差一個劉仁軌,這會兒應該在海上督運糧草,還沒有顯露出軍事上的天賦。
有些人在血與火中不斷磨練成為名將,有些人從沒掌過兵,一掌兵就很能打,完全沒道理可講。
裴行儉出身名門,父兄都是隋末名將,自然有很深的底蘊,自然學過兵法,後來又經蘇定方傳授兵法經驗,遂成一代名將。
如今的裴行儉才剛剛得到蘇定方的賞識,還不知道領兵能力到底如何。
不過,房遺愛覺得能被蘇定方賞識,裴行儉的經驗縱然還欠缺,能力肯定也不差。
當然了,裴行儉這次隨軍出征隻是來刷經驗的,並不指望他來挑大梁。
即便如此,以裴行儉的潛力也值得房遺愛關注。
房遺愛笑道“裴參軍一表人才,氣度不凡,怪不得受蘇老將軍如此重視,將來定是國之棟梁。”
裴行儉連忙拱手道“下官要學的地方還有很多,不敢當大帥、副帥如此誇獎。”
房遺愛指了指身旁,笑道“還沒用飯吧?不必拘謹,坐下一起用飯吧。”
蘇定方也笑道“國公寬厚,你就坐下用飯吧。”
裴行儉隻是倉曹參軍,官位不顯,也就是因為常跟在他身邊,才在軍中有些地位。
房遺愛能破例讓裴行儉坐下用飯,可見是很給他麵子,也因為他的話很重視裴行儉,這讓他頗為感慨。
彆的不說,房遺愛還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蘇定方心裡很高興,朝中國公不少,大將軍也不少,房遺愛最為不凡的不是國公的爵位和大將軍的官位,而是聖眷。
他蹉跎了這麼多年,因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