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人出了院子,林裡就看到一個梳著兩條小辮子的小女孩兒小心翼翼的將雞圈的柵欄門兒打開一個小小的縫隙,隨後鑽了出來。
大概是手裡捧著雞蛋的緣故,做這些動作的時候有些笨拙。
二娃沒說話,而是走過去頂住柵欄門兒,將小女孩兒抱了出來。
隨後走進雞圈,沒有太費力就提著兩隻不下蛋母雞的翅膀走了出來。
大概是已經傍晚的緣故,現在的雞看起來有點兒蔫兒。在二娃手裡也不怎麼掙紮。
林裡打開準備好的口袋,兩人配合著將雞塞進了口袋。
“這雞挺沉啊!兩隻怎麼得也有五斤啊!”
林裡掂量了一下手裡的口袋嗎,語帶誇讚,隨後將口袋橫在了自行車的大梁上。
“那是,二娃家的閨女經常出去給雞抓蟲子吃。是個懂事兒的小姑娘。”
“哦?”
林裡這才看向了捧著雞蛋站在院子裡盯著林裡和口袋看的小姑娘。
看著那大大的一眨一眨的黑眼睛,小臉上寫滿了不舍的姑娘。
林裡有些心軟,孩子,還是小時候可愛,尤其是乖巧聽話的時候。
從口袋裡摸出兩塊水果糖塞到小姑娘手裡,小姑娘害羞的看看二娃。
那老大爺笑嗬嗬很開心,水果糖可不便宜。
“讓你破費了,估計是小丫頭舍不得這兩隻雞,都養出感情來了。”
“哈哈哈,小丫頭這麼顧家,將來長大了一定是個好姑娘,能找個好人家。那啥,大爺、二娃哥,天兒不早了,我就先走了。”
“好好好,我們就不留你吃飯了。趕路要緊。”
在兩人的幫助下,將三張狗皮綁定在自行車後架上,林裡推車出門,回頭和幾人打了個招呼,就騎車揚長而去。
等回到林家莊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
村裡不像以前那麼寧靜,有些鬨哄哄的,人來人往的行人臉上都帶著嚴肅,手裡還都拿著火把。
林裡趕緊騎車往家裡趕,要說村裡誰知道的事情最多,那肯定是林支書啊!在這裡問人,豈不是舍近求遠?而且自行車上都是剛剛買回來的狗皮和活雞,都得放回家裡去,要是讓人知道了,怎麼著也是弊大於利。
“媽,村裡發生什麼事情了?怎麼人來人往的,還都在準備火把?”
“說是趙二家的三個兒子白天進山了,現在還沒有回來。剛剛他們生產隊裡來人,請你爸去主持了。”
“這樣啊!”
“你這又弄什麼東西回來了?”
“嘿嘿,三張狗皮、兩隻活雞。”
丈母娘一邊幫林裡卸東西,一邊埋怨道。
“買這些東西做什麼。咱家裡有雞,到了冬天炕又燒的熱,這不是亂花錢嘛!”
“嘿嘿,也不貴,你女婿我買的起。我就是想著咱們吃用的好一些,孝敬孝敬爸媽。對了媽,我一會兒也和爸他們進山吧!說不定能幫上點兒忙呢!”
丈母娘提著裝有活雞的袋子到了雞圈旁邊,解開袋子正往出掏雞,聽林裡這麼說,回答道。
“去吧!村裡的壯勞力差不多都去,你不去不合適,不過跟著去了記得機靈點兒,晚上山裡黑,彆出事兒了。”
“知道了媽,我把狗皮放到你屋裡就去,晚飯回來吃吧!對了媽,咱家的火把放在哪裡?我多拿兩個。”
“不用不用,都在公社那裡放著呢!去了統一領取,不過大家都會多帶,你一會兒碰見人分一把也行。”
“知道了媽。”
林裡進屋將狗皮放到了櫃子上,和淑芬打了個招呼,就匆匆出門。
等快走到公社的時候,迎麵就走來一群人,領頭的赫然是林支書。
鐵鍬、繩索帶了個齊全,林裡甚至還看到了門板。
看到林裡也來幫忙,村裡人都很開心。這個上門女婿雖然來了快一年了,可大多數人都沒有打過交道。農名的情感是樸素的,當即人群中就有人調笑林支書找了個細皮嫩肉的知青做上門兒女婿,好福氣。
林支書笑的合不攏嘴,倒是把林裡弄的有些無語。一群大老爺們兒也這麼八卦。
“爸,我和你們一起進山。”
“好,跟著大家走就行,彆亂跑。順便領一支火把。”
“好嘞!”
林裡說完就融入了人群,一隻火把塞進了林裡的手裡。林裡回頭,看到一個麵色稚嫩的小夥子朝他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