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翃華的法術並不如吳成那般精湛,但是他的巴蜀巫術,也非等閒之輩。
這些日子勤加練習,精通幾大巫法,一般的妖邪不是他的對手。
吳思也是巴蜀的女祭司,巫法沒什麼進展,可是對巴蜀文化已經產生了興趣,對遠古的敬畏情懷,產生新的認知。
吳思不認為巫術是一種迷信,而是人類對天地一種敬畏與感恩。
敖鬆是本時空的龍族,平白無故地卷入了這趟渾水。
他並沒有離開吳成以及他的朋友,還是選擇幫助他們,直到封神成功的那一刻。
三人走出了嶗山,就已經覺察到了泰山一帶,來了很多地仙以及各部族的觀念神。
五人隻能默然不語,也不敢驚動那些神明,根本不是那些山川神隻的對手。
這些地仙,一直期盼,可以擺脫受供養的限製,自己可以修得不滅金身。
這一次封神大業,對他們來說,是最好的機會,隻有把握住了這機會,才有可能成為天地正神,而不是人類的觀念神。
那些居高臨下的星君,也就要退居次席,迎合這些人間諸神。
人間的神明,從來都希望可以超越地仙的尷尬的局麵,隻有天帝的任命才能算上真仙。
地仙雖然忌憚東華帝君的威名,可是依然要暗自來此尋訪一番。
這些觀念神,本身就是人死後,受人祭拜,得神靈之位,又無修道之術,隻能位於地仙之列。地仙也無先天神靈的超然,又夾雜了很多人間意識。
地仙也保留人間求取功名利祿的那一套,否則他們在仙界也沒什麼意思。
地仙沒有真正的覺悟,也就沒有真神那般的清新脫俗。
其實除了三清本體神可以超然物外,那些神明都不少的缺陷。
其實天帝屬於把神位的格調下降的趨勢,否則真正可以達到正神的人數,寥寥無幾。
東華帝君,其實也知道自己雖然是華夏與東夷兩族的觀念神,隻不過是一個地仙,依然有很多牽絆。
東華帝君也開始下令手裡幾大仙人,四處搜羅封神使者的下落。
西王母,也星夜兼程,來東海麵議,儘快找到吳成下落,想得兩個正神名額。
二人是山海經上古神隻,比較元老的觀念神,也是昊天上帝重點考察對象。
神州之地神靈眾多,所有會出現多位觀念主神,東華帝君和帝俊和東皇太乙。
所有的觀念神,都在考量自己的實力,假若算不上號,隻能選擇隱忍,投奔一方勢力,當一個副神,副神裡麵其實又存在座次。
同一文化區域的觀念神,自然會對不同區域的觀念神產生嫌隙,隻能安插一些屬於同一區域的副神,做自己的眼線,觀察其他神明的動靜。
東華帝君與西王母都明白封神使者,在自己道場之內,隻要把他們找到了,這樣就占得先機。
東華帝君,有一位兄弟,名喚泰山大帝,是五嶽大帝之首,在東海一帶享有盛譽。
泰山在東夷族心目中,是一座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