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大帝深受東夷族人世代敬拜,聚集足夠天地之氣,成為華夏民族的一代大神。
東華帝君在東海,算是神通廣大,庇佑這方太平,後世華夏族也接納了這位來自東夷族的神隻。
中國神話,就是一種融合的神話,一種不斷擴張的神話。
中國曆史悠久,必然有所取舍,從各成體係,到融為一體。
泰山大帝,身邊有一男一女,守衛泰山左右。其子名喚炳靈公,是一位當地火神,後世有了祝融火神後,其名聲就不太彰顯。其女碧霞元君就是與後世媽祖齊名的女神。
最早石頭神石敢當,也是後世孫悟空雛形之一。
這一家目前隻是華夏文化區域的觀念神,並沒有得到九帝的敕封,所以依然屬於地界散仙,還不算是修得正果的神仙。
這一帶的東瀛與朝鮮的主神,決意歸附在東華帝君的名下。
東華帝君的實力,在那一帶屬於強勢觀念神。
東瀛和朝鮮隻有歸附在強大的正神名下,才可能有立足之地。
兩國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對抗希臘神話以及巴比倫神話和印度神話。
兩國需要找到一個幫助他們建立自己領地的外來勢力,這樣他們的原有的地盤可以保持住。
假若是讓其他的勢力占據了東方正神的位置,他們的區域就會被對方蠶食。
東華帝君雖然也會進駐到了兩族的本土,但是兩族的神話依然可以得到保存,同一區域文化很多交集。
東瀛族主要是日月二神,要想奪得日月正神的可能性基本上為零,但是他們的天擇使者,卻有點不想放棄。
在上古時期,東瀛文化還不入流,但是在學習中國與西方文化後,的東西文化雜糅性,讓變得與眾不同,受人關注,可以迷惑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
朝鮮族主要是檀君崇拜,是一種祖先崇拜,本身具有很強民族性,可是他們在受中國文化影響後,本身固有的文化特性有點迷失,如今產生了遠古文化重新判斷。
朝鮮的天擇使者,骨子裡也不太願意依附在華夏文化之內,希望可以建立本族文化。
朝鮮文化麵臨全球化的衝擊後,他們的自身的文化理念,還不足以對抗西方文化,但是依靠華夏文化的思想理念,可以暫時抵禦西方文化的入侵。
朝鮮文化需要一個華夏新理念,隻有這樣他們才能達到新的高度,雖然這個高度需要借助中華的新理念。
這兩國的天擇使者,已經在思考對策,希望現實世界的人,可以利用自身現代化優勢,可以多輸出一些本土文化的文化產品。
其實還有一個國家,也會存在這樣的困惑,那就是越南。這些深受中國文化滋養的民族,會在民族主義與文化生活裡陷入兩難境地。
這些藩屬國在做最後決定:是拖著羸弱的身軀獨自前行,還是選擇依靠這個巨大身軀的中國文化再度起航。
藩屬國掙紮了很久,三個文化區域的四個國家的天擇使者,先行在一起探討了他們的幫助哪一方勢力。
東亞文化沒有中國的內部升級,這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周邊國家,是很難完成文化變革的。
老天之所以,選擇四百位使者,來到意識之海,便是希望各國文化可以達成一定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