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麵的逐一破產,周王室的權威一落千丈,隻能在各個諸侯的強勢中勉強度日。可是與此同時對於各國的諸侯來說日子也不好過,他們同樣麵臨的來自卿,大夫,以至於士的壓力,整個社會出現了一場“下克上”的巨變。這也就無怪乎孔子哀歎的那一句名言。“禮崩樂壞”這些情況的出現,都是由於周朝中法製度的解體所造成的。
簡單來說呢,宗法製就是基於血緣關係分配權利和財產的製度,曆史十分悠久,根據考古材料得知早在商代時就有了這一製度的雛形。但西周對此製度進行了改造和發展,使其更適合於當時的政治和經濟局勢,同時西周宗法製規定“立嫡以長不以賢”。
指的就是隻有嫡長子才有資格繼承王位,其餘妾生的諸子則稱為庶子被分封為各地,成為諸侯,以此類推在諸侯國內,同樣由嫡子繼承諸侯之位,而庶子則被封為卿,卿的庶子封為大夫,大夫的庶子則成為一般的平民。以此類推。隨著血緣的淡薄,往昔的貴族也會變成平民。
這樣的設計使整個統治階級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金字塔形結構,在如此複雜而嚴密的體係當中,每個人的身份都是相對的,居於金字塔頂端的天子是絕對的大宗,而諸侯相對於天子是小宗,而在自己的封國內又是大宗,如此環環相扣,緊密相連,而在政治上天子是一國之君,具有絕對的政治潛力,而在宗族上天子又是族長,具備血緣上的優勢,在宗族祭祀時也讚助祖祭的地位,而處於這一條鏈條上的。諸侯,卿,大夫,士莫不如此,宗法製將政權和族權融為一體,緊密的結合使周王室的統治更為鞏固,周天子的權力便是由此而來。
說實在點,說白點,就是靠血緣拉關係。
可是時代永遠在發展。所以宗法製逐漸從內部也出現了裂痕。就如同前麵所說的周幽王寵幸褒姒,將其所生的伯服立為太子,這無疑破壞了嫡長子繼承製,雖然周幽王自作聰明的先行將身後廢除,並改立褒姒為皇後,但這以掩耳盜鈴的行為卻不能改變他肆意踐踏了先人規則的事實,所以因此周幽王也國破家亡。
周幽王給後代們立了一個壞榜樣,可惜他的很多後代都模仿了他。到了春秋年間那些不安於現狀的庶出子弟紛紛聯合大臣或有力諸侯想要登基篡位,王室內亂頻頻上演,周莊王三年,公元前694年,執政的大臣周公黑肩又稱周桓公,對在位沒多久的周莊王不滿意,既然打算弑君政變,改立莊王之弟,王子克。幸虧事件被辛伯告發,周公黑肩身死,王子克流亡到燕國避難。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其異母弟王子帶勾結西戎和北狄,想要弑君造反,雖然周襄王先下手為強,把王子帶趕到了齊國但王子但並不死心,周襄王16年公元前636年王子帶卷土重來,在周王室一些大臣和北狄的裡應外合下攻占了成周。周襄王隻得逃到鄭國避難,後來還是晉文公重耳出兵平叛殺掉王子帶,周襄王才得以重登大寶。
此等之勢愈演愈烈,周景王24年及公元前5101novel.com年,周景王去世,原本應該由太子王子猛繼位,但周景王生前卻寵愛庶長子王子朝。並指定由其繼位,二人為王位發生爭奪,王子猛雖然稱王,但隨後便被王子朝殺死,王子猛之子王子匄即位後同王子朝混戰三年之久。
周定王28年,公元前441年,周定王去世繼位的太子去疾繼位僅三個月就被弟弟王子叔殺死,而王子叔繼位5個月後又被弟弟王子嵬殺死,此時已是春秋末期,而周王室的內外已經達到了變本加厲的地步,終於導致了周王室的再次分裂,王子嵬繼位後封其子王子班於鞏,當今的河南鞏義西南,後來分裂為東周國。
連王室都如此內亂,在政治和經濟上占據優勢的諸侯國,已經不把周天子放在眼中,常常參與到周王室的內亂中,但與此同時,卿大夫在諸侯國內又為了爭奪國君之位而掀起的內亂,也是層出不窮,此起彼伏,根據後世曆史學家對史書記載的統計與分析,整個春秋時期竟然有43名君主被臣下或敵國所殺害,而在動亂中喪生的卿大夫更是數不勝數。
隨著宗法製的破產。“世官製”的選官製度也動搖了,隨著卿大夫甚至士等下層貴族勢力的日益崛起,他們借助人數優勢廣泛的參政議政,進入權力中心,即使是對傳統禮樂製度頗多維護的孔子,他的父親也隻是低級貴族出身,而孔子卻一度當上了魯國的司寇,位高權重。
隨著選官製度的改變也造成了俸祿製度的變化,原本宗法製能夠與井田製度相聯係,用分封土地的方式來發放俸祿,然而隨著做官人數的增多,商品經濟的興起以及土地的私有和買賣,土地明顯不夠分配,因此便改成了以糧食為支付手段的穀祿製。
詩經中寫道“價人為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懷德維寧,宗子維城,毋俾城壞,毋獨斯畏”這句話用充滿再美的語氣,將宗法製度比喻成堅固的城牆,然而在春秋時代,這座看似牢不可破的城堡卻被時代的洪流衝擊的已經破敗不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武王伐紂,牧野一戰滅掉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為了鞏固統治,西周統治者按照宗法製的原則,將土地分封給周王室的子弟以及有功之臣,武王周公,成王時期,陸續封賞了71國,隨著周王朝的擴張和貴族子弟增多,諸侯風國日益增多,到春秋時竟然有所謂的千八百國的說法。當然在這千餘國之中必有大小國而且其名木業並非全部在如此當然在這千餘國之中必有大小國而且其名目也並非全部載於史冊,史學研究者統計了春秋作戰的記載,其中共有148個國家,而較大的國家則有其齊,晉,楚,秦,魯,曹,鄭,宋,衛,燕,陳,蔡,吳,越等14國。
之所以會出現諸侯國數量逐漸減少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在西周時期的分封製中,對諸侯的管轄範圍成為邦域。並有嚴格的限定,諸侯不能隨意變更或離開領土地,但是諸侯的幫助畢竟有大有小,從而造成了諸侯的國力有強有弱,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領土廣袤,治理有方的諸侯國其影響力逐漸橫跨幫域擴展到其他地方,構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在強國勢力範圍內的小國家都成為了附庸,或者乾脆為大國所滅,這種情況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而到了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室的勢力衰微,已經不能有效管製諸侯國之間的事務,於是野心勃勃的諸侯國之間往往爆發著激烈的兼並戰爭,小國淪亡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據清代學者顧棟高統計,春秋時期齊國兼並10個國家,晉國兼並18個,齊國兼並12個,楚國兼並42個,還像魯國這種中等諸侯國也兼並了9個,宋國則兼並了6個。
跨國泰山,魯國就位於齊國的西南角。魯國原本是周公的封地,和周王室關係親密,因此也享受著特殊待遇,詩經中有這樣詩句。“王曰叔父,嘉爾元子,俾侯於魯,大啟而宇,為周室輔”
位於南部的是楚國楚國的先祖熊澤,據說是祝融的後代,雖然經過周文王的冊封,但由於地理位置遊離於中原之外,一向被中原各國視為蠻夷予以排斥,可是這是這個蠻夷在周昭王,穆王時一度與西周王室打的難解難分,逼得周王是在南方冊封申國,作為防備楚人的前哨站,到春秋初期,日漸強大的楚國,乾脆自行稱王和周天子平起平坐起來。
位於西部的是秦國,秦國和楚國一樣,雖然號稱是名門之後,秦國國君據稱是大禹治水的主要助手伯益的後代。因地處偏遠而被視為戎狄,直到秦襄公時期,是逢平王東遷,而秦襄公出力頗多才正式被封為諸侯,隨後又接收了西周的王室故地,從此逐漸成長為一方霸主。
位於北部的是晉國和燕國,晉國是周武王之子周成王的幼弟唐叔虞的封地,原本稱為唐國,後來,因為晉水的原因改稱為晉國,平王東遷時晉國也曾參與其中。春秋時期,晉國長期陷於叛亂,還出現了小宗滅大宗的情形。儘管如此,晉國的國力始終很強,在春秋政治舞台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晉國的東北是燕國,燕國的始祖是和周公旦齊名的召公。燕國地處東北,本來地勢就偏遠,不過幸好是周王室的嫡親子孫,所以才沒有被中原諸侯所排擠不過受到地理位置的影響,燕國在春秋時期也沒有什麼太大動靜。
而在中原地帶,也就是現在的河南一帶,臨近周王室的諸侯國更是眾多形成犬牙交錯之勢。其中比較大的首推鄭國,其實鄭國立國,是由周宣王冊封其弟王子有而形成,王子有頗有政治眼光在西周末年的動亂中,他提前就轉移了封地的財產和人口,因此鄭國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因為在平王東遷時出力頗多,地位提升成為春秋初年中原地帶的強國。
鄭國往東是宋國。宋國是商朝王族的後代所建立的,作為前朝舊人,被冊封在中原地帶,原本就是要接受西周王室子弟的監督,可到了春秋時期,宋國居然憑借著有利地勢還短暫崛起。可惜有此心無此力呀,其霸權一瞬即逝,後來更是淪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地之人飽受戰爭的禍害。
衛國也是中原比較重要的諸侯國,他的曆史較為悠久,是周文王之子康叔的封地,春秋時期,衛國曾經多次參與政治活動,表現也算活躍,可是令人稱奇的是,也許是衛國太過小,小到無足輕重,就算太招搖。也難以引起他國的注意。所以衛國之名一直存留到秦二世時期,才被正式廢國。
到了春秋後期,東南地區的吳國和越國也相繼崛起,也就是在現今的江蘇浙江地帶。這兩個國家原本也是被中原地帶的國家,稱為是蠻夷的國度。但他們都先後以強大的實力獲得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喜歡曆代王朝更迭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曆代王朝更迭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