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於公元前233年死去,他死後3年,秦國便攻克了韓國的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韓王安隻能率領殘部向秦軍投降。
韓國的滅亡帶來了一係列的連鎖效應,各國猶如多米諾骨牌般紛紛倒下,天下諸侯由此而驚懼不已。此前趙國和秦軍正陷入膠著狀態中,在緊張的氣氛中,趙國居然輕易跳進秦國間諜布置下的圈套,把那位唯一可以暫時挽救國家名將李牧逼得自殺而死。從此,秦軍便再也沒有了真正可與之抗衡的對手。秦國繼白起之後的名將王翦也就此成為天下第一將。在他的帶領下,秦軍發起了對趙國最後的進攻,趙王遷兵敗投降。趙王遷的哥哥趙嘉向北逃走,在代郡集結了十餘萬殘軍,希望能夠重新創立合縱聯盟,繼續抵抗秦國的入侵。
但是其他國家都不認可趙嘉的合縱思想,認為合縱聯盟已經不可能重新建立,即使能夠建立起來也無法抵抗秦軍的進攻。燕國太子丹也有這樣的思想,在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太子丹最終發起了對秦國的刺客攻勢,最後以失敗告終。
三晉之地,韓國和趙國相繼滅亡,唯獨剩下魏國還在苟延殘喘,就在太子丹死亡的第二年(公元前225年),秦軍以風卷殘雲的氣勢,很快便兵臨魏國都城大梁(今河南開封)。不過這一次秦軍並沒有直接進攻,而是再次利用了河水的作用。秦軍連夜把黃河的堤防掘開,幾乎兵不血刃,便滅亡了魏國。魏王假在被秦軍擒獲之後,就地處決。
最後還剩下兩個國家,等待秦軍去征伐,一個是楚國,一個是齊國。楚國經過這些年的休養生息,厲兵秣馬,元氣有所恢複。因此與楚國的戰爭是秦軍掃滅六國麵臨的關鍵一戰,也堪稱艱難的最後一戰。
這時年輕將領李信剛剛從襄平大勝歸來,帶著一身的光彩和榮耀。此時秦王政開始思考攻楚的問題,攻滅楚國無疑充滿了艱難和挑戰,而一個君主要權衡天下內外大事,一方麵要防備軍事上的潰敗,另一方麵則要防備大臣或者大將尾大不掉,功高震主。
所以到底派遣誰去攻克楚國是秦王政當前最為疑惑的問題。王翦身經百戰,戰功顯赫,攻下楚國不在話下。但正是這樣,秦王對他才有所猶豫,因為他的功勞已經很大,功高震主的道理秦王是懂得的。李信剛剛經曆戰事,經驗、計謀、威信上都比不上王翦,卻是秦王政重點培養的對象,他甚至還想要在軍中讓李信和王翦抗衡。
在秦國兼並天下、橫掃八方的過程中,沒有王氏和蒙氏家族的支撐,秦軍很難如此快速地攻滅六國。蒙驁、蒙恬、蒙武祖孫三代,各個居功至偉、威名赫赫;王翦、王賁父子也不屈居人後,古人來者都屈指可數。是故《史記》評論道“秦始皇二十六年,儘並天下,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於後世。”山東六國之中,除了韓國之外,其他六國都是在王氏父子的帥旗下相繼攻滅的。相比於蒙恬、蒙驁等人,秦王政更需要防範的是王翦。
王翦自然知道秦王政的心思,白起的結局還曆曆在目,警示著每一個秦國將領了卻君王天下事,不一定能夠贏得生前身後名。
所以王翦之子王賁在接連攻克了楚國的十餘座城池之後,便毫無怨言地把帥印交給了李信,把最後的功勞讓給了他,也是把自己的禍患消滅在李信的功勞之中。
在此之前,秦王政還對王翦和李信作了一個對比。他問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才能夠攻滅楚國,王翦毫不猶豫地說要60萬。秦王政暗自抽了一口涼氣,60萬大軍可是秦國壓箱底的實力。於是,秦王再去問李信同樣的問題,李信人如其名,自信滿滿地說隻要101novel.com萬大軍。
李信說要101novel.com萬大軍看似輕狂,實際上也有一定的根據。當時攻打燕國之時,李信不過是帶領了數千人馬,就滅掉了燕國的數萬大軍。
秦王最終選擇了李信,同時心中也忐忑不已,不知李信是否真的可以用101novel.com萬大軍滅掉楚國。
而王翦則扛著一把鋤頭去到了鄉間,從此過上了鄉村田園式的生活。那時王翦突然生出了一種異樣的感受,其實他這一生隻做了兩樣事情進攻和防禦。白起、蒙驁、王齕、樊於期,這些曾經他崇拜的、共事的、尊敬的將領,都駕鶴西去;廉頗、樂毅、田單、李牧,這些沙場上最高明的對手,也魂歸黃泉。生命如此燦爛,如夏花般開滿了每個原野,又在殘酷的深秋中,翩然落下,沒有感傷,隻有執著。
而另一邊,李信和蒙恬大軍已經揮師大舉進攻楚國。
秦軍派出兩路大軍同時出發,一路由李信率領。李信所部很快就從南陽郡向東方進發,他采取的是秦軍慣常的作戰手法,分割包圍,繼而殲滅,並沒有直接前去攻打楚國的都城壽春。李信大軍是秦軍主力,很快便攻克了平輿(今河南平輿)以及楚國原來的都城陳(今河南淮陽)。另一路大軍則由蒙恬率領,他們很快將寢丘(今安徽臨泉)攻占,以掩護主力大軍的行動。雙方最終會於城父(今安徽亳州)。按照李信的戰略意圖,楚國的國土會就此分割,秦軍便可以各個擊破。同時可以占據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整個楚國都城能夠儘收眼底。這種戰法在以往的戰役中百試不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戰前,李信對當地的地形做了充分的考察,認為如果進入楚國廣袤和開闊的平原地帶,秦國的大兵團就能夠如同潮水般向前一波波推進,楚國軍隊勢必難以抵擋。
隻可惜李信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秦國大軍縱然可以階梯式地推進,殊不知楚國大軍也可以利用那些河網和丘陵在不知不覺中隱藏,然後靠近秦軍。果然,楚軍跟了秦軍三天三夜,最終使得秦軍全線潰敗,7名都尉被斬殺,李信倉皇而狼狽地逃回了秦國。
事實證明,李信在軍事謀略上遠遠不及王翦。
當秦軍大敗的消息傳到秦王政的耳中時,可以想象當時的他是多麼懊悔和憤怒。縱然如此,也無法改變秦軍大敗的事實。秦王立刻駕著馬車,來到了王翦的老家頻陽。
一見麵,秦王便打開天窗說亮話,一說自己和李信的錯誤,二便是請王翦出山。王翦沒有立刻答應秦王,而是向秦王訴苦,說及自己身體不好,腦子不靈光,手腳不便利,要秦王對他好點。
這秦王也是快人快語,秦國軍隊剛剛經曆了大敗,自己焦頭爛額,隻有王翦先幫助了自己,自己才能夠幫助王翦。自己誠意十足,親自來請王翦出山,萬萬不可以推辭。
這一刹那,王翦想到了昔日的秦昭襄王和白起,秦昭襄王麵臨攻滅邯鄲的關鍵之戰,秦軍數戰不敵,秦昭襄王隻能卑躬屈膝前來請白起出山。隻可惜白起孤傲無比,一點也不給秦昭襄王麵子,最終範雎屢進讒言,迫使秦昭襄王誅殺了白起。
識時務者為俊傑,王翦伸出了六個手指,口中說道沒有60萬大軍,去了也是大敗而歸。秦王這次隻好應允。然而在秦王的心中,對王翦還是心存忌憚的,舉國之精銳都交到了王翦的手中,東出可以平天下,西進則可以滅秦國,擁有如此雄師的王翦對秦王是很大的威脅。於是,秦王想到了籠絡王翦。他對王翦說,戰事一結束,自己就搬過來,和王翦一起住。
於是,王翦再次掛帥出征,秦王親臨灞上,為王翦踐行。酒也喝了,天地諸神都祭拜了,祝酒詞也念了,這王翦卻不動了。
秦王很奇怪,怎麼不走了呢?
王翦明白秦王的心思,但是秦王卻未必明白王翦,王翦此舉,就是要秦王也能夠體諒和明白自己。當然,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就是語言“大王,臣老了,估計幾年之後就不能動了,再想要為秦國立功,為大王建業,就會有心無力。同時臣也發現,自己的擔心已經很多。此次前去攻滅了楚國,臣必定是功成身退,到時候就要孤苦無依,連一日三餐,住宿出行都不成了。所以臣希望,大王能夠給賞賜多點金銀錢財、良田美宅。如果能夠滿足臣的這個願望,臣就安心了。”
秦王瞬間便明白了,王翦表麵上是在請賞,實際上是要自己不要猜疑。於是,秦王保證道“將軍為秦國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本王自然不會讓你受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