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玄禮小聲提醒道。
“顧不得了,國家典製,乃天下人之典製,非我方有德一人之門路。
聖人給皇子恩典,那是皇恩浩蕩自不必提;但給某這樣的恩典,某卻不能受。
若聖人真想恩賜於某,不若封賞幽州邊軍將士們,撫恤孤寡,以安軍心。此戰雖勝,但北疆局勢依舊不容樂觀,需要長期經營,不可懈怠了。”
聽到這話,陳玄禮連忙拉住方有德,對他躬身行禮深深一拜說道“全忠賢弟一心為國,某一定將話帶到。若是聖人有異議,某也會勸一勸的。”
他們身後的崔顥等三人,亦是再次刷新了對方有德的認知。
聖眷濃厚,為人方正,體恤下屬……他們忽然覺得這次入長安也不是什麼收獲也沒有了。
隻是,這種聖眷真的會一直持續下去麼?
他們亦是為方有德的方正感到憂慮。方有德或許可以一直當個優秀的封疆大吏,可天子聖人,能夠一直保持清明,不會昏聵麼?
……
第二天,李隆基親自將喊了大半晚上,嗓子都啞了的楊玉環送上了一輛華貴的牛車。此刻他臉上春風得意,像是年輕了十多歲一般。
而壽王,就這樣站在興慶宮門口,看著李隆基摟著楊玉環的腰出門,半句怨言都不敢有。
“王妃昨夜彈了一夜的琴,今日有些乏了,你就不必打擾她,專心給你母親守靈就可以了。”
李隆基走到壽王李琩麵前,摸著下顎的胡須微笑說道。
“謹遵聖人旨意……”
壽王李琩壓住內心的憤怒,平靜叉手行禮道。
李隆基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輕咳一聲,掩飾自己的尷尬,將心中早已盤算好的事情講了出來。
“是這樣的,壽王妃一心向道,無心塵世,想與玉真公主為伴,朕亦是深以為然。
即日起,壽王妃出家為女道士,暫住玉真公主府。嗯,朕已經想好了,左衛勳二府右郎將軍韋昭訓第三女韋氏,以賢良淑德聞名長安。朕就安排韋氏為你的新王妃吧,此事已定不必再議。”
李隆基麵有得色說道。
楊玉環也被壽王享用過幾年了,不也夠本了麼,還想怎麼樣?
現在“以舊換新”,好像沒什麼對不起這個不肖子的吧?
李隆基絲毫不覺得有什麼對不住李琩的,按照朝臣們對武惠妃喊打喊殺的態度,他想整死武惠妃與壽王,再不動聲色把楊玉環收入宮中,豈不是順理成章之事?
如今這麼厚待李琩,已經是很給麵子了。當然,這都是他自己的想法。
“謝聖人恩典!”
李琩大喜,連忙躬身行禮拜謝道。
“嗯,如此甚好,退下吧。”
李隆基心滿意足的點點頭,壽王李琩如此知情識趣,倒是省下了他一番功夫。扒灰畢竟是醜事,特彆是武惠妃屍骨未寒,就馬上扒灰她兒子的媳婦,這件事傳出去,影響太壞。
哪怕李隆基本身臉皮厚如城牆,這麼玩也有些吃不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不得不說,高力士那個主意出得好。讓楊玉環先出家當女道士,然後再讓她暫時跟玉真公主住在一起,到時候,李隆基便可以打著看望親妹妹的幌子跟楊玉環私會,不會引起什麼非議。
接下來,等壽王李琩與韋氏女成親之後,等風聲沒那麼緊了,再想辦法把楊玉環招入宮中,逐漸讓其在公眾場合露麵。
這個計劃簡直完美。
目送楊玉環的牛車離開後,陳玄禮小心翼翼的走了過來,一聲不吭,躬身對著李隆基拱手行禮。
“可是有什麼要事?”
李隆基看到陳玄禮,微微皺眉,心中略有不悅。
跟楊玉環在床上忙了一夜,他現在隻想美美的睡一個回籠覺。
“稟聖人,方節帥昨夜入長安獻俘,在興慶宮外等候。聽聞聖人已經就寢,於是又返回幽州了,獻俘的大部隊過兩日就到長安。”
“全忠回來了?人呢?”
李隆基大喜,一把抓住陳玄禮的胳膊說道。
“人已經走了啊,幽州軍情緊急。這次方節帥孤軍五百,深入敵境大破契丹,俘虜敵酋。北地邊鎮可以安靜好幾年了。”
陳玄禮趁機為方有德說了句好話。
“唉,全忠也真是的,什麼都不要,這是要讓朕被天下人看不起麼?”
李隆基故作不悅的說道,心中卻是得意極了。
“聖人,不止於此。方節帥不為自己謀利,聽聞獨子入了弘文館,還求末將給聖人進言,要求取消其子在弘文館的資格。其意甚為堅決。”
有這種事?
李隆基一愣,隨即感慨的搖了搖頭。
“既然全忠都這麼說了,那就依他所言吧。對了,他還說了什麼沒?”
李隆基追問道。
“方節帥還請求調京兆顏氏出身的顏真卿兄弟到幽州節度府當差,說二人經文通武,乃是國之乾城。”
陳玄禮沒有忘記方有德的囑托,將平調顏氏兄弟的事情跟李隆基說了。
“就這個事情麼?準了。他就沒說要給自己升官什麼的?”
李隆基總覺得不賞賜點什麼好像會被人看不起。
“他還說了彆的麼?”
“方節帥還為幽州邊鎮將士請功,撫恤傷亡。”
“都準了。就這些?”
李隆基剛剛把念想已久的楊玉環連皮帶骨的吞下肚,心情正好,總覺得方有德的提議太卑微了,完全不能顯示自己這個皇帝的慷慨與皇恩浩蕩。
“確實就隻有這些,方節帥說幽州邊鎮軍情不穩,不能麻痹大意。”
陳玄禮小聲說道,他已經把方有德交代的事情說完了。
聽完這番話,李隆基沉吟不語,似乎是在思索著什麼。
“平盧節度使烏知義,去年就有朝臣彈劾他屍位素餐不懂得經營邊鎮。
這樣吧,讓方有德兼任平盧節度使,兩鎮毗鄰,可以互相支援,兵馬從容調度。
命烏知義滾回長安受審!
方有德可以擊敵五百裡揚我大唐軍威,烏知義卻隻能小心翼翼整天被動挨打。這種蠢豬一定問題不小,待他回長安後,讓禦史台和大理寺對他好好審審。”
李隆基若有所思的說道。
在一旁聽戲的高力士頓時嚇壞了,連忙拉住李隆基的袖子懇求道
“聖人不可啊,方節帥雖然忠心,可他又不是擔任一輩子幽州節度使?他被調任後,難道繼任者也兼任幽州與平盧二鎮節度使麼?
聖人將烏知義調離回長安述職即可,平盧節度使的人選,可以再議。”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是想讓朕苛待功臣麼?”
李隆基被駁了麵子,對著高力士大怒嗬斥道。
“聖人,可以給方節帥之子升官,比如千牛衛中郎將之類的職務。至於一人兼任二鎮節度使,此例一開後患無窮啊。”
高力士拉著李隆基的袖口苦勸道。
喜歡盛唐挽歌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盛唐挽歌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