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製度,是用以彰顯國力強威,皇權至高無上,展示隆重禮儀為主的政治製度,在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頗具特色。
商議大事本身,反倒是其次,往往隻是走走過場。
而唐代是朝會製度(又叫朝賀)的集大成時期,其儀式製度已經相當完備。
《大唐開元禮》及《通典》均將大朝會劃分為嘉禮,屬於五禮中的嘉禮部分。
唐代的朝賀包括元旦朝賀、冬至朝賀、千秋節誕辰朝賀以及五月朔朝賀一共五個。
不過,基哥口中的“朝會”,隻是俗稱,並不是大唐的正式朝會,或者說朝賀。
而是皇帝本人會出席,在大明宮紫宸殿內舉行的朝堂高官會議,算是“私會”。
沒法子,大唐的朝會都是不辦公的,純粹的慶典。基哥哪怕想在朝會上搞事情,朝會流程也不允許。
開元時期大唐中樞的運轉模式,跟前朝,甚至跟太宗時期相比,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普通事務由議政堂處理,左相右相都在那邊辦公,彙聚了中書門下的精華。大事就報給皇帝,走完一係列流程後再以政令的形式頒布。
小事議政堂內部就處理了,就這些李林甫等人的日常。
當有事需要商議處置的時候,一般是在宰相或者同中書門下三品,以及與事件緊密相關的官員,聚集到興慶宮勤政務本樓的書房,與基哥商議。
如果遇到至關重要的大事需要處理,則是會在大明宮紫宸殿解決,參與的朝臣數量也會變多。
太極宮,也就是長安皇城的核心區域,基哥一般是不去的,除非是開朝會,也就是一年隻開五次的那種朝賀。
這天清晨,紫宸殿內就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
有龍武軍那邊的將領,如剛剛被任命為龍武軍大將軍的方有德,右龍武軍大將軍章令信;也有有南衙禁軍的主要將領,比如說右金吾衛中郎將裴旻;還有朝廷中樞的大官,比如說禦史中丞張倚,京兆府尹鄭叔清,六部尚書,侍郎等等。
至於左相右相那更是不可能不在。
這次朝會,誰都不許請假,不許遲到!
而方重勇被晉升為龍武軍司階(掌管五百兵力,一個營編製),專門負責基哥身邊的安保工作,走到哪裡跟到哪裡。此刻他也是守在大明宮內巡視布防,沒有資格進入紫宸殿。
“有什麼事情,都說說吧。”
李隆基坐在龍椅上,平靜的對眾臣子說道。
這裡不必講究太多形式上的禮儀,主要作用還是商量事情,或者叫宣布大事。
基哥不想將時間浪費在無聊的地方,因此也要求眾臣子有話就說,不要務虛。
“聖人,微臣有本奏。”
方有德站出來叉手行禮說道。
“愛卿有何要事啊?”
李隆基一臉疑惑的問道。在他看來,現在方有德不該站出來說話。
“回聖人,李亨作亂,絕非臨時起意。
長安縣縣令,萬年縣縣令,對此居然毫無察覺。長安城內,有十二縣尉,更是無一人上報此事。
微臣來到長安郊外的時候,還是京兆府尹鄭叔清在向南衙禁軍求救調兵。
所以微臣建議,斬長安、萬年兩縣縣令,及長安城內十二縣尉以儆效尤。
讓中樞朝廷的官員知道自己儘忠職守的本分,請聖人明察!”
方有德躬身行禮,長揖不起說道。
石破天驚!
這是有多少年沒有聽到類似的腦殘提議了啊!
兩個京城縣令,十二個縣尉,一口氣全斬了,這踏馬是真的會玩啊!
在場眾人,包括李林甫在內,所有人都被方有德的狂妄提議驚出一身冷汗!
見過犯渾的,沒見過這麼不講理的。如果真的斬了兩縣令十二縣尉,那可以算是自開元以來最大的政治變故了!
“聖人,此事萬萬不可啊。”
李林甫還沒吭聲,禦史中丞張倚率先出列,對著李隆基行禮說道。
方有德這一招為什麼狠呢?為什麼讓張倚這種禦史台官員都按捺不住了呢?
不就是兩個縣令,十二個縣尉麼?
大唐鼎盛時期,一共有1607個縣。哪怕是此時此刻,超過一千五百個縣也是鐵板釘釘沒有任何疑問的。
如果把長安這樣需要十二個縣尉的京城,以及河南洛陽、涼州武威這樣需要四個以上縣尉的超級州府也算進來,那麼最起碼需要兩千四百多個縣尉才能補齊編製。
一口氣殺十二個,縣尉總數的百分之一都不到,好像也不太多啊。
不懂大唐政治的外人,肯定是這麼看的。
然而,長安城的縣尉與縣令,還有個說法,叫“中樞高官預備隊”!
在這裡當縣令的,很多時候,下一步升遷就是六部司曹甚至是六部侍郎。而在這裡當縣尉的,下一步升遷就是監察禦史或者殿中侍禦史!
把這十四個人殺了,等於是把現有政治勢力的後備團給殺乾淨了!會極大影響今後三到五年的朝廷中樞政治格局!
方重勇出的這一招,讓方有德與文官集團劃清界限,打的就是一個出手快準狠!他沒事研究大唐官場的各種體製和潛規則,已經研究了五年以上,在這方麵,可以說方有德完全是個“弟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現在這個提議,可謂是“動靜小”,不過是殺幾個七品官八品官;“效果好”,把文官整體得罪得死死的,起碼明麵上是這樣。
長安縣令就不說了,算是“半步六部大員”,那長安縣尉為什麼也不好動呢?
因為長安城的縣尉,是一個很詭異的職位。不僅是職位本身很坑,還存在著“六個和尚沒水喝”的問題。
用簡單明了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乾苦力得不到升遷的倒黴蛋,外加五個不乾事又青雲直上關係戶,這樣的關係。
長安縣裡麵,隻有管治安與兵事方麵的長安縣尉,又叫“賊曹尉”,是真正乾實事的。其他五個縣尉,全部都是混子。這些人將來是要當宰相的。他們這樣的清流官,由於出身與受教育的不同,也沒有什麼什麼實際能力去當好一個看起來不起眼的縣尉。
萬年縣也是如此。
然而更可怕的是,賊曹尉一般是無法得到升遷的,朝廷中樞也沒有他們位置,乃是真正的“乾事沒好處”。
這就好比張九齡去當縣尉,他當然有能力寫詩,有能力寫文章,甚至還有能力給皇帝出主意。
但是他肯定沒能力去斷案,去跟基層百姓打交道,去收稅,也不屑於此。
所以張九齡若是在長安縣尉這個位置上,也會是“透明人”,說難聽點就是混子。
這次李亨造反,長安萬年兩縣居然毫無反應,還不如提前得到消息的鄭叔清,其實關鍵原因也在於此。不是他們不想動,而是“大唐自有國情在”。
這些關係戶們都把長安縣尉當跳板,此職位乃是眾多官僚眼中的“清貴官”。
有鑒於此,又有誰會真正辦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