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糧秣,不要兵器,不要輜重,獨要金銀細軟、銅錢絹帛。
這個回複,這種清單,是蘇有德不曾想過的。
給,還是不給,這是個很嚴肅的問題。
怎麼給是個問題,給多少也是個問題。
令人頭大。
冀州府衙書房裡,蘇有德看著李欽湊,欲言又止。
他將手中的清單遞給對方,臉上那表情似乎在說:你是帶兵的,你覺得該不該給,給多少?
李欽湊瞥了一眼清單,發現上麵寫的都是些浮財,就連羊皮牛皮,這種可以直接當錢用的軍需物資都沒有提,不由得感覺詫異。
軍隊要這些浮財能乾啥呢?
他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使君,府衙庫房內可還有金銀細軟、銅錢絹帛這樣的東西麼?”
李欽湊麵色古怪,反正在他印象裡,好像是沒有的。皇甫惟明起兵之時,便大肆利用各州各縣府庫裡的絹帛,找河北大戶買糧,以為軍需。
現在他們哪裡還變得出錢來呢?
“糧食還有不少,但錢是沒有的。某看那方清和銀槍孝節軍,他們好像也不缺糧。”
蘇有德恨恨說道,摸著自己的小胡子,似乎是在想什麼鬼主意。
“蘇使君,沒錢要那怎麼辦?”
李欽湊傻眼了。
既然可以把“瘟神”送走,那就不矯情了吧,瘟神走得越快越好。
至於清單上索要的財帛,其實數量也不是那麼嚇人,在蘇有德等人的心理底線以內。
花錢買平安,一切要等皇甫惟明派兵屯紮冀州後再說。
現在沒錢可就不好操作了。
“府庫裡確實是沒有,但是冀州大戶家中,應該還有些浮財。
現在火燒眉毛也顧不得了。”
蘇有德嘿嘿冷笑道。
“國難當頭”,他哪裡顧得上那麼多啊。
死道友不死貧道!
不過李欽湊沒有那麼多花花腸子,他有些不明白到底要怎麼搞錢。
大戶手中的錢,也是之前官府收糧食賺來的。現在官府又要收一部分回去,人家怎麼可能會願意?
那些人若是像打發叫花子一般,隨便給個三瓜兩棗,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這件事簡單,李將軍帶人去那些大戶家中,跟他們商議一下。就說有小道消息,賊軍已經挖了地道,可以通往信都城內。他們進來不了多少人,也攻不破府衙,卻很可能入城劫掠。
我們兵馬有限,信都城又太大,難免顧不過來。所以讓各家都捐點錢,讓官府多招募一些團結兵巡邏,大家共度時艱嘛。”
蘇有德眼中寒光一閃說道。
反正官字兩個口,好的壞的,有的沒的,都是他在說。
不管是有盜匪也好,還是沒盜匪;
不管是有地道也好,還是沒地道。
都是蘇有德一個人說了算,他說有那就有。
城內大戶,肯給錢的,一切好說,派幾個團結兵去他家門口守著,自然也能保他家平安。
不肯給錢的,那就不派兵。
說不定“盜匪”就要從地道裡麵鑽出來,去他家打家劫舍,殺人放火了。
到時候倒黴了,可彆跑府衙來哭訴。
至於那些“盜匪”是不是銀槍孝節軍,或者說是哪裡跑進城的潰兵逃兵,都不重要。
蘇老爺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對李欽湊麵授機宜後,這位沙場廝殺的漢子忍不住一身冷汗。
要說陰險,還真是這些文官陰險,組合拳一套一套的!
“明白了,下官這便去辦。萬一遇到冥頑不靈的怎麼辦?”
李欽湊點點頭,對蘇有德抱拳行了一禮,有些猶疑的詢問道。
蘇有德對他招招手,壓低聲音交待了幾句老硬幣的大招。
李欽湊頓時茅塞頓開,臉上浮現出殘忍的笑容。
不過蘇老爺是坐鎮府衙的,他肯定不能出麵。所以“乾臟活”的事情,隻能李欽湊解決。
好在李欽湊也不是個糾結細節的人。
他帶人把信都城內的大戶人家都逛遍了,每到一戶,都是把蘇有德的話重複了一遍。
然後為了方便辦事,李欽湊直接上大招,把蘇有德麵授機宜的辦法用了出來!
肯出錢的大戶派兵看門,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肯出錢的,就在門前立一根戟。美其名曰:名門望族,盜匪回避。
你不肯交情,我自然不會派兵幫你看門。所以給你家門口插一根戟意思意思,嚇唬嚇唬盜匪。
不要說什麼這不合規矩,我李某人隻是個丘八,不懂禮節。
李欽湊心中如明鏡一般,他就是在耍無賴。
漢代便有“門前立戟”的習慣,到了隋朝,非三品官不得立戟。
到了唐代,立戟的要求變寬鬆了,但規矩變得更細化了。不同品級的官員,甚至是不同部門的官員,門前能插的戟,數量與種類都有細致規定。
畢竟,唐代就是個等級森嚴的貴族社會。
但無論如何,非官員和孔廟、祭壇,是不得門前立戟的!
能夠門前立戟的人家,盜匪去光顧,那當然很有可能會死得慘不忍睹。
但李欽湊現在玩這一招,顯然是誌不在此。其用意之歹毒,相信每一家被插戟的大戶,對此都能心領神會。
果不其然,那些不肯交錢的死硬派,一聽說要被人“門前立戟”了,脊梁骨就立刻軟了下來,一個兩個乖乖交錢。
於是在一天之內,蘇有德便湊齊了錢款,剛剛入夜就派人火速送到了銀槍孝節軍大營內。
拿到“禮金”後,方重勇也不含糊,立刻馬不停蹄的帶兵回到了漕船上。
這一路上,他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怕信都城內守軍,追擊自己的隊伍。
這些金銀財寶不占體積,也很方便攜帶,他們還是騎兵隊伍,被追擊了也不怕。
隻是方重勇很擔心節外生枝。
他的計劃,並不是跟冀州的守軍長期糾纏打爛仗。拿下幾個縣城,破壞了當地的政治生態後,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到了第二天黃昏,大軍終於回到漕船上,守在船上的段秀實看到銀槍孝節軍主力返回,懸著的心總算是落了回去。
彆看方重勇帶兵去冀州匆匆忙忙不過幾天時間,段秀實守在船上可謂是度日如年,生怕有人乘坐漕船追擊。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提周贄了。
若是周贄嚴格執行安守忠的計劃,完整保留了漕船和輜重糧秣。那麼現在這個時候,他們和隨行漕船,大概剛好走到銀槍孝節軍所在的位置。
那時候安守忠的騎兵已經就位,戰局走向會如何,可就難說了。
正是周贄這一步棋走錯了,才導致後麵每一步都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