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古樂民,山東登州府人。
沿海地區出身的他因為在《論新朝開海之政》一題中的策論而被選中。
“新朝開海,助濟倭患,市舶增入。
朝廷開海無啟農出海,土曠事荒,報可濟餘業。
海洋於大明為重,昔成祖皇帝六下西洋,萬國來朝,金銀入華,大明之境不知陸,猶在海上。
海可以恢廓將來,加外邦與大明,令大明不止束縛於九州之內。”
朱載坖對這份策論中的遠見很滿意。
想要大明不重蹈覆轍,兩個問題是關鍵。
一是北方草原問題,不能再高壓大明國防。
二是海洋必須擴展大明的勢力。
如此,大明才能重新興起,不再保守內斂,不再內耗衰敗。
“朕對你們三人予以重望!”,朱載坖緩緩開口,“朕有一番雄心,想要恢複漢唐之雄風!”
“你們身為本朝第一批棟梁之才,一定要牢記朕未來的心願!”
“希望我們君臣四人可長久合力,共創大業!”
“臣等必不負陛下信任!”
~~
內閣值房內,高拱黑著臉,抖著腿。
張居正煩躁的拿下烏紗帽,整理著煩人的長發。
科舉結束了,皇帝選出了自己的愛將。
但這裡麵問題很大。
“狀元,榜眼,探花全是北方人!”,高拱有氣無力的開口,“陛下也真敢選啊!”
張居正一愣,起身把大門和窗戶的關緊了。
“你也是真敢說!”
“有什麼不敢說的?”
“陛下選才是刻意如此!陛下對南方學子,尤其是南直隸和江西學子霸榜科舉,已經不瞞很久了!”
朱載坖在科舉考試前,對曆代科舉做過計算。
其中,中了科舉的進士中,南方學子占55,北方學子隻有33。
雖然明朝實行南北卷製度,就是為了更好的照顧其他地區的學子,但這製度似乎並未帶來多少改善。
朝廷中樞官員中,南方官員也占據著半壁江山。
南方本來就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相對於其他地方更早安定下來。
再加上經濟更發達,又是理學濃厚地區,就導致了以上的結果。
但朱載坖不信這個邪。
如果說明初是這樣,他還可以相信。
可是這都建國多少年了?
大明遷都北京以來都經曆九代皇帝執政了,這樣的不平衡局麵還未改善?
這很難說服朱載坖。
“可是…改善北方學子的情況可以慢慢著手,娓娓道來嘛!”,高拱道,“多建學府,多發書本,慢慢幾年他們的占比也會上來嘛!”
張居正搖搖頭。
高拱身為帝師,應該是最了解朱載坖心思的人。
但是卻常常無法跟上皇帝的思緒。
看看他登基以來都搞出了多少大事?
他是娓娓道來的性子嗎?
“大明之弊端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娓娓道來不行!需要下猛藥才可!”
高拱看著張居正說話,無奈的歎了口氣。
這句話是皇帝說的。
“太嶽,我很奇怪!”
“怎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