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了隆慶五年。
朱載坖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正在準備當中。
“農務局的搭建要快!”
乾清宮內,朱載坖和一眾大臣正在議事。
“朕看了各地新農作物的推廣,很不均衡!”
“朕說過,優先在邊境貧地和多災省份推廣,可實際上呢?第一批種子都去了南直隸,湖廣,江西等產量大省!”
“尤其是湖廣!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它那麼個魚米之鄉,跟周圍的窮省搶什麼呢?”
朱載坖知道,這背後依然是江南利益網在作祟。
看來那個計劃要加快了。
“臣等有罪!”
內閣諸臣起來背鍋。
“內閣確實沒做好監督!”朱載坖皺著眉,“但朕現在要的私事辦好,罰你們也沒用!”
“下去之後督促此事,未來兩個月,哪些貧困省份一定要得到足夠的良種!”
朱載坖把天下十三省進行了等級劃分,以便政策的優選進行和分類。
富裕省份江南(南直隸),福建,兩廣。
特彆是開海以來,福建和兩廣的商業,手工業發展很快。
自給自足省份中原的河南,山東,山西,北直隸。
這些省份農業麵積大,又是傳統的人口大省,商業手工業不如江南,但農業份量大。
貧困省份陝西,甘肅,四川,雲南,遼東。
雖然遼東名義上是山東省的一部分,但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它除了沒有省的名稱之外,幾乎沒有依附山東的地方。
而四川和雲南交通不便,極大的限製了經濟發展。
陝西甘肅不用說,經常打仗的地方,經濟自然好不起來。
“臣等領旨!”
“農務局不僅要負責推廣新良種,還有負責各地農業的監督。”
“農務局要招攬天下農務之才,不斷的培育新良種,讓它的產量更大,適應性更強,更耐旱耐寒!”
不管是本地來的,還是外來的,農作物一定要雜交培育,不斷的篩選,才能讓糧食產量增加,讓更多人吃飽肚子。
雖然各個朝代都有管農務的部門,但隻是負責收集和采集,幾乎沒有專門培育研究的部門。
“農務局研究院,第一屆院長是…金學曾!”
此言一出,內閣眾人皆驚訝抬頭看去。
金學曾,是隆慶二年的進士,如今也隻是個地方知縣而已。
朱載坖看出了眾人的疑惑。
“金學曾在任上,積極推廣新良種,他的縣是山東第一個完成新良種全麵推廣的!”
“對吧?戶部?”
馬森點點頭,說道,“這孩子確實不錯!特彆是對農務很是上心,我聽說半年前,他親自視察耕田,耕地,差點被一頭老牛撞死!”
“他上任僅僅兩年,範縣的糧食產量就開始上升了!”
“臣以為他來研究培育新良種,很合適!”
朱載坖也中意這位年輕人。
但他隻是研究的,管理的還需要一個。
“盧維禎,統管農務局,全權負責新良種全國推廣一事!”
此人倒是內閣大臣們一起推薦的。
他這輩子跟糧食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