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世走人間!
隨後,轎車平穩地啟動了,吳敬誠和劉亞楠坐在車內,心情格外舒暢。他們的目光交彙在一起,眼神中流露出對老家深深的眷戀之情。伴隨著引擎的轟鳴聲,他們一起踏上了回鳳凰山的歸途。
濱江古城與鳳凰山相距大約30公裡,這段路程對於歸心似箭的兩人來說,仿佛縮短了許多。此刻,他們懷揣著期待與興奮,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那個充滿兒時回憶的地方。轎車緩緩前行了幾十米後,向右拐了一個彎,繼續筆直地向前駛去。
當路過鐘鼓樓時,吳敬誠和劉亞楠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那座古老而莊重的建築。鐘鼓樓高聳入雲,氣勢恢宏,它宛如一位忠實的守護者,默默地見證著這座古城的點點滴滴。每一塊青磚、每一處雕花都承載著曆史的記憶,讓人感受到歲月的沉澱與文化的底蘊。他們凝視著鐘鼓樓,心中湧起一股親切的情感,仿佛能夠聽到時光的低語,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脈搏。
隨著轎車漸行漸遠,鐘鼓樓逐漸消失在視線之中,但那份親切的感覺卻永遠留在了他們心底。他們知道,無論走多遠,家鄉的記憶都會如影隨形,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
轎車繼續朝著西門的方向行駛,每一步都帶著他們更靠近故鄉的溫暖。他們期待著回到鳳凰山,與親人團聚,重溫那些美好的回憶。雖然路途不算遠,但他們的心情如同春日的陽光一般明媚。
在清晨陽光的映照之下,鐘鼓樓更顯古樸奪目,依然如往日般威武壯觀。恰在此時,吳敬誠與劉亞楠聽到了鐘鼓樓的大鐘敲響了八下,“咚咚……”那鐘聲沉悶而又空曠,仿佛是在按時提醒著這座古老城市裡的每一個人。
吳敬誠感歎道“我心中的鐘鼓樓啊,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之久。每次想要靠近它,總覺得它承載著悠久的曆史,有著太多未知之處,也不知這座樓曾經曆過怎樣的意外!”
劉亞楠回應道“的確,它曆經了不少事情。鐘鼓樓的曆史源遠流長,對一代又一代人產生了深遠影響,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早在明朝嘉靖十六年,濱江的兵備僉事薛甲就主持建造了這座鐘鼓樓。那時既有鐘,亦有鼓,用作報時和報警。直至今日,它仍然是濱江古城的標誌性建築,意義非凡。”
吳敬誠一邊開車,一邊說“哦,我看看鐘鼓樓有西洋風格,怎麼不是中式傳統鐘鼓樓呢?”
劉亞楠伸出大拇指“問得好,過去在同治二年,濱江的鐘鼓樓毀於一場奇怪的火災。現在的鐘鼓樓,就是在去年宣統元年重建的,有大型自鳴鐘四座,在頂樓四麵安裝,指針同時轉動,自動報點,聲及遠郊。”
吳敬誠不好意思的笑了“我怎麼忘了,是我的記性不好了吧!可能是孫大麻子的手下打我一棍子,腦子出問題了。”
劉亞楠“噗呲”一聲笑了“怎麼會呢?我的小表哥。”
是啊,吳敬誠還是記得,民諺流傳“鐘鼓樓半截插到天裡頭”。
形容鐘鼓樓高聳入雲、巍峨壯觀,過去從鳳凰山進城,在大霧天氣,真的看見過這樣的景致。
吳敬誠說道“如今的鐘鼓樓,可謂舊貌換新顏,古老的氣息少了,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現代裝飾,也為周邊增添了時尚的彩色圖畫。”
劉亞楠說道“看你對鐘鼓樓還是很了解的,這麼感興趣,了解鐘鼓樓的時代背景,這樣的不斷變化,都有人為的因素。”
吳敬誠說“是啊,時代變了,人們的想法也在變,鐘鼓樓也在變,你我何嘗不是在變呢。”
劉亞楠回應說“嗯,變化才有生命力,人類在不斷發展,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曆史的潮流不可阻擋。”
吳敬誠說“這麼多年,直到這幾天,我才認真仔細感悟這鐘鼓樓,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威武而響亮,經曆風風雨雨,猶如巨人一般站在古城中心。”
吳敬誠開車很快到了古城“紀念標”,就在城西清蓮茶莊旁邊,吳敬誠在十字路口停車下來。
吳敬誠直接進了清蓮茶莊,然後提著兩箱東西走出來,放在奔馳車後麵。
吳敬誠轉頭看了一眼紀念標這個車行,如今物是人非,不忘兒時的記憶。
小時候,吳敬誠常常在這裡乘坐黃包車,那時的他無憂無慮,認識了許多善良親切的叔叔阿姨。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曾經的他們是否還記得那個小時候蹦蹦跳跳的吳敬誠呢?
時光如果能夠倒流,吳敬誠真想回到過去,看看那時候的自己和這片土地的模樣。
然而,一切都已無法挽回,那些規整的平房早已被嶄新的房屋所取代。紀念標的環境變了,人心也變了,就如同“變臉的藝術”一般,熟悉的麵孔變得陌生,令人感慨萬分。
這些人力車夫換了不少,也許還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主人,現在的主人可能是葛富貴這樣的大資本,普通人掙錢還是很難的,處於底層的人在古城哪有安身的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