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拿了反派劇本!
何甜甜的一番話,不但氣暈了趙嬤嬤,還提醒了平南侯。
倒不是說何甜甜說的內容多麼的有價值,而是這件事本身,如果非要撇清張夫人的關係,就很難解釋清楚。
趙嬤嬤怎麼辯解都透著一股子怪異。
說趙嬤嬤為了忠義,不忍心看到張夫人的兒子被送到京城當質子?
這應該是實話,但能說嗎?
若是說了,趙嬤嬤、張夫人,甚至是整個平南侯府,將聖人、將朝廷至於何地?
這不是拐著彎兒的罵承泰帝以及整個朝廷因為忌憚平南侯,而不惜拿個孩子當靶子嘛。
趙嬤嬤沒有明說什麼人質的事兒,隻一味的說什麼為主解憂、自作主張。
她這是想把張夫人摘出去,又要保住自己“忠心”的好名聲。
她這般舉動,還不如直接說,自己就是貪慕虛榮,想鳩占鵲巢,試圖用自己的孫子頂替侯府的嫡子,以便能夠偷取侯府的爵位。
隻是計劃有變,沒想到張夫人生了個兒子,自己兒媳婦生了個女兒。
但,趙嬤嬤不死心,想著即便不能讓孫女成為侯府繼承人,也可以在侯府享受富貴、將來嫁個好人家。
……這樣的說辭,反倒更能讓人接受,張夫人以及整個侯府,也不至於沾上一絲一毫“與朝廷相疑”的嫌疑。
隻能說,趙嬤嬤對於張夫人的忠心還是摻雜了些許自私。
如果趙嬤嬤絕對的赤誠,她就該自己背負罵名,將當初的事兒弄得更合乎情理一些。
可惜啊,趙嬤嬤做不到這一步,她以為自己把所有的過錯都攬到自己頭上,就算是對張夫人的忠誠與犧牲。
但,她的這些話,如果沒有人計較也就罷了。
偏偏旁邊還有個“顧秀娘”。
一個弄不好,還真有可能把張夫人拖下水!
平南侯非常聰明,腦子反應也快。
短短幾息間,就把整件事梳理清楚,並且有了決斷。
“什麼為了夫人好?我看你這刁奴就是貪圖侯府的富貴,偷龍轉鳳,鳩占鵲巢,眼見事情要敗露了,卻還推說自己是為了夫人好?”
平南侯一臉的肅殺,乾脆利索的給趙嬤嬤定了罪!
張夫人張了張嘴,想要幫趙嬤嬤辯解。
但,當她接觸到丈夫冷漠的雙眸,一顆心都禁不住顫抖起來。
那什麼,她心虛啊!
張夫人或許不如平南侯敏銳、精明,但她也不傻。
知道趙嬤嬤剛才的那一通說辭漏洞百出。
而且,趙嬤嬤隻說是自己自作主張,換子什麼的跟張夫人無關。
但整個“故事”聽下來,隻要是有腦子的人都能有所猜測這件事,肯定有張夫人的手筆。
張夫人意識到,如果不給當年的“換子”找個更好的理由,她這個侯夫人就有可能脫不開關係。
與其讓人懷疑張夫人不想讓兒子被弄到京城當人質,還不如說是“刁奴陷害”呢。
本來,在張夫人和趙嬤嬤的計劃裡,就想這樣做。
隻是……顧秀娘不肯背鍋,那就隻能換個替罪羊了。
雖然委屈了趙嬤嬤,張夫人心裡非常不舍。
但在自己和趙嬤嬤之間,張夫人還是利索的選擇了前者。
“……嬤嬤,我、我這麼信任你,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張夫人悲戚的喊出這麼一句,然後眼睛一翻,身體就要往後倒。
平南侯很滿意張夫人的“機智反應”,他上前一步,直接將“昏迷”的張夫人抱在了懷裡。
他摟緊妻子,略帶抱歉的對京兆府尹說道“我家夫人身體不太好,這幾年擔驚受怕、吃苦受累,今天又遭受了這樣的打擊,著實有些承受不住!”
“這刁奴膽大妄為、居心叵測,為了一己私利,竟敢混淆侯府血脈,真真可恨!”
“另外,這人當初既然敢說謊,那麼她今日的話也不能十分可信。”
“事關我侯府的血脈傳承,還請府尹仔細審查,給我們侯府一個公道!”
平南侯這話裡話外,竟是懷疑馮延庭並不是侯府的血脈。
他的意思很明顯或許並沒有什麼換子,馮延庭本來就是馮家的兒子。
隻是趙嬤嬤見平南侯回來了,侯府又重新崛起,一時生出貪念,扯出一個彌天大謊,想來個李代桃僵!
若是換做其他時候,平南侯有這樣的猜測,會讓人覺得荒唐、可笑。
而有趙嬤嬤所說的“換子”奇聞,平南侯再有類似的懷疑,反倒順理成章。
是啊,趙嬤嬤可是平南侯夫人張氏最器重的奴才,可她卻張口就說出“換子”的故事,足以表明這人是何等的心思深沉、陰險狡詐。
還是那句話,品行不好,有了前科的人,很難再被人相信,被歧視也是難免。
原劇情中,顧秀娘背了這口大黑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