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你以為捕靈隊的捕捉目標就隻有野生精靈嗎?那你就太天真了!
你以為那隻是野生精靈的至暗時刻嗎?大錯特錯!
莉朵向來願意相信人類的善良,但也從不介意以最大的惡意去猜測人類的底線。
野生精靈不易得,尋找目標和捕捉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又要麵對野外諸多風險,自然會有那心術不正的家夥選擇把目標對準與召喚師契約的精靈。
比起去野外大海撈針碰運氣尋找野生精靈,生活在人類領地範圍內的召喚師可要好找得多了!目標數量也要多得多!
並且有召喚師這個弱點存在,無論是殺死召喚師讓精靈不得不被釋放出來,或者脅迫召喚師讓他自動把精靈雙手奉上,都比捕捉野生精靈要來得容易!
如果說最初隻是某些品性不良的捕靈隊把目標對準召喚師,那麼當野生精靈開始變得難覓蹤跡的時候,已經嘗到了巨大甜頭的其他捕靈隊就此墮落也就不稀奇了。
當然,為了自身安全著想,捕靈隊肯定不敢把目標對準那些背景強硬的召喚師,可這不是還有許多平民出身的召喚師嗎?
能去從事捕靈隊這份工作的召喚師,自身道德水平想來也不會有多高,道德底線估計靈活得很。
再被巨大的利益衝昏頭,估計也不會在乎人類與魔物對抗的局勢,隻想著奪取更多的利益了!
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描寫這種情況,但莉朵認為自己的猜測八九不離十。
因為據書上記載,在人類占據上風之後,不到一百年,形勢就急轉直下!
頂級戰力是增加了,可底層基礎戰力卻日漸薄弱,社會更是動蕩不堪,平民召喚師人人自危!
也許正是因為人類高層看出了造成局勢嚴峻、社會動蕩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才會全麵禁止使用精靈獻祭儀式,至少明麵上如此!
估計當時還用了不少手段來打擊捕靈隊的違法行為,客觀造成了捕靈隊的解散。
至少到了如今莉朵所在的時代,已經早就沒有捕靈隊的傳說了。所有人都默契地不再提及,使之變成一個心不照耳不宣的禁忌詞彙。
但是,潘多拉的魔盒已經打開過了,會有那麼容易重新關上嗎?
雖然明麵上已經被禁止了,但總有一部分人習慣了高高在上,不把底層民眾當人的,會在私底下偷偷舉行獻祭儀式。
當然數量是無法與那段時期比肩,被抓到了也會被嚴厲懲罰,但可能更多是民不舉官不究吧。
大概被獻祭的精靈來源可能更偏向於利誘召喚師主動獻出自己的精靈吧。
所以大部分的平民召喚師不必像那個時期一樣惶惶不可終日。
而且莉朵認為精靈獻祭儀式被禁止使用的原因不止如此。
如果說被獻祭的精靈來源從野生精靈為主變成了以召喚師契約的精靈為主造成了嚴重後果是主要原因的話,那麼還有一個原因說不定也加快促使當時的人類高層做出全麵禁止使用精靈獻祭儀式的決定。
我們之前是從被獻祭的精靈這個角度來分析,野生精靈難尋並且肯定不會自願被獻祭。
那麼,作為獻祭儀式的受益方,進階的主精靈,他們又是怎樣一種感受?
踩著同類的屍體進階到更上一層資質,他們會欣喜於自身資質的提升嗎?不會物傷其類嗎?
恐怕兩者都有吧。精靈也是智慧生靈,自然也會生出各種各樣的感情,喜怒哀樂和人類並沒有本質的區彆。
要知道精靈是可以反噬召喚師的。這取決於精靈與召喚師之間契約羈絆的深淺,精靈和召喚師之間的感情深淺是最能體現契約羈絆深淺的度量衡。
我們已知精靈使用通靈石升級太過頻繁就有可能造成精靈心智水平降低、脾氣變得暴躁、資質下降,甚至有可能反噬召喚師。